近日,荆州区法院审理了一起以“高收益理财投资”为诱饵的委托合同案件,涉及金额高达223652.76 元。
案情简介:原告陈某与被告李某是朋友关系,经李某介绍和推荐,陈某下载了“AB”APP平台,通过网络操作“设备租赁业务”后按投资金额大小来获取一定比例的净收益,后该平台停止运营。陈某称向李某转账223652.76 元无法收回,诉请李某返还。
荆州区法院经审理认为——
陈某与李某仅为委托关系,陈某投资的实为某公司项目。法院认为,李某已完成陈某的委托事项,且陈某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李某应对损失承担责任或损失系李某的过错造成,另陈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从事高收益理财投资应当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事前应对投资平台的合法合规进行审查,最终法院未支持陈某主张李某返还投资款的诉请。
法官提醒——
广大群众在面对“低风险、高收益”的承诺时,务必保持警惕,在投资理财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警惕“保本保息,超高收益”投资陷阱。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要时刻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承诺保本保息、超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极有可能是金融诈骗。二是要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投资前做好风险测评,充分了解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不断提升理性选择投资理财产品的能力,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三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投资理财产品。要选择正规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投资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平台资质,勿轻信网络论坛、微信群、熟人介绍等渠道传播的“内幕消息”。四是保留证据及时维权。若发现异常,应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第一时间报警或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