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地域界限、连接基层与顶尖医疗资源的多学科协作(MDT)远程会诊在公安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之间举行。双方专家团队围绕一例复杂的急危重症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讨,共同为患者制定了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标志着基层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与上下联动诊疗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病情危急:基层医院快速响应,跨院协作
患者刘奶奶(化名),77岁,因“右半结肠癌肝转移7年,腹痛1月”入住公安县人民医院。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不稳,血压偏低,心率增快,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病情极其危重。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救治预案,迅速给予液体复苏、输血、抑酸、止血等紧急处理,初步稳定了患者生命体征。
考虑到患者出血原因复杂、潜在风险高,为进一步明确病因、优化后续治疗策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救治效果,公安县人民医院果断决策,迅速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向在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享有盛誉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中心发起MDT会诊请求,积极寻求最佳医疗资源。

云端聚力:京地专家携手,共克诊疗难题
此次远程MDT讨论会得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高度重视和迅速响应,并通过高清视频系统实时进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面派出了消化、肿瘤、血液、放疗专业等多领域权威专家组成强大团队。公安县人民医院则由公安县人民医院感染及肝病中心吴国栋、消化内科王政、胃肠外科张国飞、营养科刘波、肿瘤科 血液内科张志红、血管介入郑钟等多学科专家参与。
会上,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管床医生陈勇详细汇报患者病情,患者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骨髓抑制等多重复杂情况,出血反复且伴随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治疗难度极大。两地专家通过共享电子病历、影像资料(如急诊胃镜图片、血管造影图像等),围绕出血部位的精准定位、病因判断(如是否为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血管畸形等)、内镜下治疗时机与方式的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的必要性与风险、围术期管理要点等核心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智慧碰撞: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与分析,北京专家团队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出血原因分析、止血方案优化、抗感染治疗升级、营养支持方式、骨髓抑制干预等关键问题,给出了特利加压素应用、抗生素升级、肠内营养管置入、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补充等具体建议,同时就沙利度胺、激素等药物的使用风险与剂量把控提供专业参考。
线上会诊结束后,公安县人民医院专家组整合多方意见,进行谨慎研讨,明确了下一步诊疗方向。10月30日上午,患者已按计划开展相关检查检验,医院将结合新的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意义深远:构建上下联动诊疗新范式
此次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急危重症MDT远程讨论,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内顶尖水平的诊疗方案,最大程度降低了风险,为成功救治赢得了宝贵时机和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过程。
通过直面顶级专家的分析思路与决策过程,基层医生在复杂病例处置、前沿技术应用方面的视野和能力得到了有效拓展和加强,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探索建立了“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高效协作机制,为提升区域整体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公安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靖表示,此次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合作,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远程医疗的巨大潜力。下一步,公安县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国内顶尖医疗中心的协作,常态化开展此类MDT讨论,不断提升我院专科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
据悉,此次远程会诊打破了地域壁垒,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联动,既为重症患者提供了权威、便捷的诊疗服务,也为医院多学科协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公安县人民医院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通过跨院协作、多学科会诊等方式,为县域及周边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杨颖 徐畅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