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松滋市纸厂河镇十字岭村,一起因地界问题纠缠了七年之久的邻里纠纷,在镇村工作专班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化解。当事人肖某某与周某某在十字岭村村委会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为这段漫长的纷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纠纷始于七年前,肖某某因出行需要,计划在自家旁埋设涵管,却遭到邻居周某某的坚决反对。周某某认为施工区域侵占了其历史遗留的宅基地范围。双方因此争执不休,关系长期僵化。表面看,矛盾焦点在于“埋涵管”这一具体事项,但其深层原因错综复杂,既涉及年代久远、界线模糊的历史遗留问题,也隐约反映出邻里间相互攀比、互不相让的心态。
七年间,村级多次组织调解未果。对此,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将此纠纷列为重点维稳化解案件。镇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专题调度,明确要求“务必啃下这块硬骨头”。组建由镇平安建设办、司法所、村委会组成的工作专班长期跟进,秉持“不解决问题不收兵”的决心,展开了持久而细致的调解工作。
专班成员数十次上门,采取“背对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分头倾听双方诉求,耐心疏导情绪,并反复查阅档案、走访知情人,厘清历史脉络。同时,专班人员以法为据、以情动人,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珍惜邻里情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该镇主要领导的关注和专班的倾力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最终愿意各退一步,就界线划分和涵管铺设方案达成一致。调解成功后,肖某某感慨道:“心里堵了七年,今天终于舒畅了!”邹某某也表示:“多谢镇里村里的干部,以后大家和和气气过日子。”
据悉,这起历时七年的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生动体现,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彭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