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让农民富裕富足、让乡村宜居宜业。”在湖北省崇阳县,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实现。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崇阳县税务局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提升合规意识,在依法纳税、规范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深秋时节,在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黄蜀葵基地旁的加工厂内,工人们分工明确,装卸、分拣、烘干、打包,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新鲜采摘的黄蜀葵花刚运到,便立即进入烘干环节,短短几小时就能转化为中药材原料。
       河田村黄蜀葵产业作为天城镇楚商返乡创业的重点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依托“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据崇阳县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继良介绍,今年200亩黄蜀葵总产量达150万斤,加工后产值达800万元,带动4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超6000元。配套加工厂设有3条生产线,日处理鲜花5000斤,产品通过苏中药业订单稳定供应医药市场。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特色种植业发展,崇阳县税务局持续关注辖区内种植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状况,并结合各类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等特点,将税务合规作为重要抓手,及时进行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引导纳税人及时申报、解决发票开具问题,助力种植户致富增收。“税务部门的辅导很及时,不仅让我们实现高效办理申报、开票等涉税事项,还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预先辅导,帮我们排除各类涉税风险,确保合规经营。”鸿森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线负责人丁证甫表示。
       随着河田村黄蜀葵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税收政策红利的正向效应持续释放。据任继良透露,计划三年内建设8条生产线,覆盖全县8个乡镇。总投资1.2亿元的二期加工园即将启动,届时日处理能力将达16万斤,带动就业200人。目前,合作社已与肖岭乡大堰村、白霓镇桥头村达成合作,试点“黄蜀葵+青蒜”轮作模式,预计亩均再增收益2000元。
       税务春风常拂面,合规经营正当时。下一步,崇阳县税务局将持续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政策精准推送和企业诉求高效响应,打造“政策解读-风险预警-红利直达”的闭环服务链条,为企业合规发展注入强劲“税动力”,助力更多的特色产业在合规经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申志凤  刘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