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5 13:20:40 来源: 点击: 0
“非常感谢法官,帮我们要回了干活的辛苦钱!”近日,通城县麦市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帮助三名农民工讨回拖欠三年的劳务费,得到了当事人的充分肯定。
原告方某父子于2020年上半年至同年12月间为被告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装修,工作时间合计219天,共计工资61320元。原告潘某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为被告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不锈钢门制作及安装工作,被告欠原告装修工资及垫付装修材料款共计83839元。三原告多次向被告讨要拖欠工资和材料款,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
2023年7月4日,三名原告向通城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被告向原告偿还拖欠的工资和材料款。麦市法庭收到起诉状后,考虑到该案件事实清楚、争议金额较小,且为共同被告,如果通过诉讼程序,不仅增加诉讼成本,耗时耗力,还不利于化解矛盾。遂想到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该纠纷,既能减轻当事人诉累,又能保护企业的征信。
调解现场,面对承办法官的询问,原告公司总经理何某也是满腹委屈。何某称,自己并非不愿支付劳务费,而是因为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自己入不敷出,资金周转确实困难。原告们则情绪激动,要求何某一次性支付所欠的费用。承办法官一边向何某释法明理,明确其法律责任,另一边宽慰原告等人,争取宽限还款的时间。经过耐心地与双方协商,结合何某的实际履行能力后,承办法官提出了折中方案: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付清欠款。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最终就支付金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
诉前调解的高效便捷,既为解纷加速,又为审判减负。通城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运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既提高了效率,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征信,又减轻了老百姓的诉讼负担。
(戴浩)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