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十月的风比往月重
2025-10-21 07:37:57 来源: 点击: 0
       (戴军威)长江的水汽常年滋润着浠水散花这篇热土,对岸冶钢的机器轰鸣声顺着江风飘来。江边防护林在十月风里舒展枝叶,晃动的枝影忽明忽暗洒在长江岸畔,像极了历史在时光里烙下的印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到黄石,长江过往船只的汽笛声响了整夜,大冶钢厂炼钢的炉火昼夜通红,正以炽热炉火呼应着国家的荣光。隔江的浠水散花,广播反复播报这振奋人心的喜讯,正等木船过江的乡亲们对着滔滔江水连声感慨“以后咱中国人的腰杆能挺直了!”我八十年代中专毕业便来到黄石,在这座“钢的城”扎根近四十载,愈发读懂这十月风里藏着的厚重历史。
      儿时听村子里的郑伯讲古,十月总裹着化不开的苦难。郑伯是世代渔民,裤脚常年沾着江泥,他说1931年10月初,红四军从浠水一带过境,有战士曾在散花江边休整,草鞋磨穿了脚掌,却把仅有的干粮分给路边孩童,轻声说“要去寻一条让天下人安稳吃饭的路”。小时候不懂“革命”的分量,直到后来接触地方史料才知晓,这片土地的红色火种早有渊源。1922年3月,林育英就在大冶钢铁厂发展了黄石最早的共产党员,成立了黄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回溯更早的岁月,1843年10月8日《虎门条约》签订后,长江沿岸主权流失,而黄石因丰富矿产早已被列强觊觎;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消息传来,长江两岸的黄石和散花民众闻讯痛心,却只能在压迫中默默隐忍。
      父亲总说,他这代人是伴着“希望”长大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消息传到黄石,刚恢复生产的矿场工人们敲着饭盒上街欢庆,浠水散花的百姓也在江边点燃火把,长江水面倒映着漫天星火。20多岁的父亲,挤在等船过江的人群里,听长辈说“这是无数人用命换回来的十月”,亲身尝到了“不用再躲鬼子”的安稳滋味。他未必清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如何震动长江流域,却真切读懂了“和平”二字的重量。
      1949年10月1日,黄石全城挂起鲜红的旗帜,大冶铁矿的烟囱喷出长长的浓烟,广播里毛泽东主席的宣告穿过长江,飘进浠水散花的每一户人家。后来我在档案馆看到一张老照片,当年的黄石码头,百姓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更难忘的是,1953年和1958年,毛主席两次视察大冶钢厂,留下“办大办好”的嘱托,这份期许让十月成为民族新生与工业崛起的双重见证。
       刚到黄石那几年,大冶钢厂的轰鸣声日夜不息,大冶铁矿的运矿列车穿梭不停,码头边堆满待运的钢材,街上已能见到个体户摆摊卖货。公交车上,常听乘客说广州的十月到处是工地,感慨“改革的风要吹遍全国了”。我不禁想起史料里的往事,黄石近代矿业始于1890 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之际,1909 年京张铁路通车时所用钢轨或许就有这里的钢材,可在旧中国,设备落后、发展艰难,哪里有如今这般蓬勃气象。
      如今十月,我已两鬓染霜,仍在政法岗位上坚守。处理完基层事务后,看年轻同事用智慧系统高效办公,恍惚想起初入职时的光景。下班路过上窑油铺湾这处黄石星火初燃之地的老房子前,孩子们正驻足聆听讲解员细说往事。1922年林育英曾在此开设茶馆,以谈心之名播撒革命火种,而1919 年10月五四运动的余波,正是在这里唤醒了黄石的进步青年。夕阳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1949年黄石码头百姓的笑脸、1978 年改革初期创业者的笑脸渐渐重叠。
      从1843年10月8日《虎门条约》的屈辱,到如今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从1931年10月初红军过境的星火,到2023年10月长江经济带的繁荣。这一年,大冶特钢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材料打破国外垄断,为大国重器筑基。十月见证了太多岁月沧桑与时代辉煌。身为在散花长大、在黄石履职的政法干部,我见过江岸边的创业艰辛,亲历过改革浪潮的滚滚向前,更深知今日的静好岁月从何而来。
      又是一年十月,长江风掠过黄石江滩,江边防护林枝叶轻摇。江面上再不见逃难的身影,当年的木船早已换成轮渡,如今更架起了雄伟的长江大桥;湖北新冶钢的汽笛仍在回响,此刻正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助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而鸣响,成了时代发展的嘹亮号角。这十月的重量,是苦难历史的深刻警醒,是奋斗岁月的闪亮勋章,更是我辈政法工作者的如山使命。唯有守护好这份安宁,让公平正义如长江之水绵延不绝,才对得起那些在十月里抗争、奉献的先辈们。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