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蛇年曙光在前,眺望即将翻篇的2024,如同一曲乐章在心间奏响,激荡起层层思绪的涟漪。此时此刻,对过去的回眸,对未来的期许,还有心中的愿望,全都化作一句诗意的祝福:“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星辰。”是的,人生是一场短暂而又漫长的旅行,在岁月的长河中跋涉前行,就如同落日和烟火,既有回归山海的平静和安宁,又有追逐星辰的激情与梦想。
“岁月蹉跎放晚春,故园东望梦痕深。莫嗟夕照榆桑晚,奋笔当书百尺冰。”这是我即将步入六十生日的人生感言。弹指一挥间,曾经多么遥远而又陌生的花甲之年,就这样真真切切地来到我的面前,不能不令人唏嘘感叹。回眸2024,值得欣慰的是,历时两载打磨的书稿《那一眸眷恋》,终于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公开发行。随后,武穴、蕲春、黄梅三地作协联动,举办了我与彭小庆女士创作分享会。刘平、吴学锋等文友的书评和分享活动,分别被《湖北日报》《湖北文学》和《湖北作家网》报道。这既是一次文学交流的心灵碰撞,更是人生旅途中最有价值的遇见,那一瞬间我们重遇自己,找到一条通往内心的路径。蓦然回首,三十余载走过的文学足印,变成了头顶的星光,照亮我一路前行。我深知,岁月的青春虽然美丽,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文学的青春,才是生命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时常思念儿时的故乡。记忆中,童年的晨炊暮烟、鸡鸣犬吠渐行渐远,但父母的故土,不只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一种回忆,一份乡愁。回眸2024,油菜花开时节,与文友相聚仙人湖畔,寻根山里砌石老家,呈现眼前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整个村庄坐北朝南,倚山而建,临水而居,粉墙黛瓦,古朴安宁。远远望去,梯田错落有致,黄花绿草起伏,湖水长天一色,宛如人间仙境。故乡,归去来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那爬满藤蔓的山路,那长满杂草的老屋,那根植血脉的乡愁,还会存在多少人的记忆中?在落日余晖中,当我再次回眸凝望,那碧绿幽静的湖水,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悠扬飘逸的渔歌,把我这漂泊的心,一次又一次带回魂牵梦绕的故乡。
一位文友说,文学是我这一辈子的光,拥有她我才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对于我而言,文学是用来自我救赎的。当所有的绚烂都绽放成炽热眼神,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原来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是永恒。回眸2024,信笔涂鸦的百余篇稿件散落在各级报刊和网络平台,其中《美丽的蝶变》获“春光杯”全国生态文学大赛二等奖,《难忘宋煜我家乡》获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中部赛区村歌大赛“十佳作品”,《黄梅散章》获黄梅首届全国“废名文学奖”优秀征文,《乡村人物》《大哥的婚事》《禾雀花开》分别被《厦门文艺》《武汉文学》《佛山文艺》采用。回眸2024,奔赴的文学现场主要有:梅川希尔寨联欢迎春活动,散文小说创作分享活动,洛阳牡丹文化采风活动,重阳探访苏山古寨活动,走进武穴多彩文旅路活动,“邂逅瑶里?圆梦婺源”采风活动,黄冈作协“垄上春风行”活动等,个人创作简介资料入选《黄冈文学史》,散文《春到杨民望》入选“百名作家进百村”《垄上春风行》专辑。
卡尔·马克思有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人生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实现最终愿望,还在于追求愿望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如同万千汇聚的河流,铭刻精彩的瞬间,那奋斗的足迹,那感动的泪水,那陪伴的亲人,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厄,都不能忘记自己出发的初心。相信日复一日的生活,也会有新的幸福和快乐。
再见,2024。你好,2025。让我们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落日归山海的宁静为底蕴,以烟火向星辰的热情为动力,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乘风逐远梦,破浪踏新程,在新的一年里,绽放人生绚丽多彩的光芒。
愿你眼有星辰大海,不染岁月风尘。
愿你心有繁花似锦,归来不负韶华。
(戴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