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最忆八月桂花香
2024-07-07 16:50:21 来源: 点击: 0
       每逢八月,桂枝上缀满淡黄的米粒般大小的桂花,朴素而淡雅。秋风拂过,漾起缕缕清香,撩拨起记忆深处最美的情丝。这时,仿佛有一个身影从桂树丛中向我缓缓行来,她就是我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陈桂英,一位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那时的我由于个子小,坐在第二排,所以能仔细端详陈老师的面容。年近五十的她总喜欢一件焦糖色的西装上衣,微卷的头发扎着一条蓬松的马尾。脸总是浮肿的泛着光,捧着教科书的双手更是浮肿的厉害,深陷着八个小窝窝,活像两个肉包子,让人忍不住想凑近去摸一摸。成年后的我才知道陈老师的这种体貌是肾病的表现,心底自责之余更是对老师多了一份深深的敬意。
        陈老师堪称因材施教的典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平常人家的孩子想买一本课外阅读的新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想看书就在书摊上租,或在新华书店里蹭。陈老师和爱人都是老师,家里的书相对多一些,她就把自家的书借给学生看。我那时最喜欢看《儿童文学》,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书皮都被翻得磨出了毛边边。陈老师索性就把印有哈尼族小姑娘的那期送给了我,一颗喜爱文学的种子就这样在花季里悄然种下。我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一篇篇佳作登上了校刊,其中《霹雳》一文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赏。
        知道我喜欢朗诵和唱歌,陈老师就让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推荐我担任运动会的播音员。最令人感动的是,陈老师总把学校发给她的电影票、戏票送给我去看,让生在闭塞小城的我开阔眼界,汲取艺术的涵养。就这样,我逐渐成长为笔架中学的文艺骨干,同学们难忘的“笔架好声音”。
        若说因材施教是老师奉行的教育准则,而师德高尚就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道德素养,陈老师的仁爱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我。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放学回家的我一进家门,爸爸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今天你的语文陈老师来找过我了。”我大吃一惊,我没犯错陈老师找家长干嘛?原来是陈老师在批阅我的一则日记时,了解到我的妈妈生病住院了,我每天放学回家被几个社会小青年骚扰,但是怕原本心情沉重的爸妈担心就默默忍受着恐惧的煎熬。想到陈老师提着水果罐头,是在住院部一间间病房询问才找到我的爸妈的,我的眼泪不禁滑落下来。以后放晚学时爸爸尽可能的接我回家,那几个小混混再也不敢靠近我了。可陈老师做了这件好事却只字不提,只是用那双浮肿的充满慈爱的眼睛更加关注我。
        陈老师对身为班长的我如此,对其他同学皆是如此。针对偏科的女生她说两条腿同时前进才稳健有力,针对调皮的男生她总是循循善诱从不伤害其自尊,对于贪玩的学生总是一遍一遍语重心长的嘱咐:“伢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呀!”几乎每个受过陈老师教诲的学生,都会用“苦口婆心”这个词来回忆这位老师,一位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敬可信的人。就是这位老师妈妈,把我引向了当一名教师的人生之路。
        当我如愿踏进师范的大门,迎接我的是鲜红的横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一刻,我多想振臂高呼:“陈老师,我来了!我终于站到您的队伍里来了!”从此,我像陈老师一样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书写着与学生的春秋故事,也成了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好老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当我遭遇职业倦怠期时,总会想起陈老师那双不放弃的眼睛,想起她清泉般的话语,想起她的满腔仁爱,就有了不忘初心再出发的勇气。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桂英——一位像桂花一样朴实无华的老师,却在我的心底香了一辈子。
      (石首市实验小学  聂萍)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