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的平静表象之下,“消化道出血”这一隐匿却极具杀伤力的健康杀手,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近日,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运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技术,成功救治两名消化道出血患者。
57岁的龙先生,因“排出黑色大便”紧急前往公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中下段能看到条索状迂曲静脉,最宽处直径约5mm,局部还有红色征;倒镜观察胃底,小弯侧有治疗后的疤痕和糜烂灶,大弯侧的曲张静脉直径约3mm,与贲门相连。无独有偶,同一天,68岁的李女士同样因“黑便”前来就诊,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距门齿约18cm以下呈现条索状、串珠样曲张静脉,最大直径达10mm,还有红色征,在距门齿约32cm处能看到红色血栓头,胃体、胃窦无出血病灶,胃底大弯侧的曲张静脉直径约6mm,与贲门相连。
因为消化道出血进展迅速,稍有延误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如何采取紧急措施,解决患者出血问题,迅速稳定病情,是医护人员面对的首要问题。面对这两位病情危急的患者,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王政立即组织团队,研讨制定治疗方案。经充分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技术。
2月13日上午,消化内科负责人王政、副主任医师付建军为龙先生实施了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当天下午,为李女士进行了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目前,两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据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王政介绍,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医疗状况,要求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止血、内镜下的机械止血或外科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但往往伴随着较长的恢复时间、较高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技术作为前沿的内镜下治疗方式,通过精确地将组织胶注入出血部位,迅速形成凝固体,有效封闭出血血管,实现止血。具有即时止血降低风险、创伤微小恢复迅速、精准施治减少复发、适用广泛适应性强、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等优势,适用于多种消化道出血情况。2024年,公安县人民医院共为30名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注射术。术后回访患者,均愈后良好。
两位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公安县人民医院在救治体系上的创新和努力。公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将继续深耕内镜诊疗技术,畅通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
(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