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02:09:5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自2016以来,武穴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尽职尽责,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机关管理日益规范,工作作风显著改善,财政状况持续好转,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武穴市财政局班子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领导集体”,局机关连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获得A级等次,全省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评比获得A级等次,全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获得优良等次,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验收满分高居第一档,等等。
一、2016-2020年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20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2.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0429万元,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05362万元,比2016年的101829万元增加3533万元,增长3.5%。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5.0 %,比2016年增长14个百分点,创财政收入质量有史以来新高。2020年,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691992万元,比2016年增支197651万元,增长40%,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3130万元,比2016年增支164776万元,增长39.4%。
——围绕预算绩效,着力评价运用。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做到“一个明确”、“两个结合”、“五个规范”,即明确一个绩效目标体系,线上与线下结合、自评与考评结合,规范绩效申报、规范绩效审核、规范绩效自评、规范绩效监控、规范绩效批复,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0年,全市共完成预(概)算、结算项目评审138个,送审金额17.15亿元,审定金额15.09亿元,审减金额2.05亿元,审减率达 11.98%。五年来,全市本级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部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共审核预算项目1590个,审核绩效目标12325个,涉及项目资金53.26亿元。
——围绕社会保障,着力民生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监管水平。2016-2020年,全市累计发放企业养老保险金359035.38万元,机关事业养老金14972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64698.72万元,失业金2917.56万元,职工医疗保险金71203.4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金215025.04万元,就业资金23555.73万元,社会救助资金196541.16万元。2020年,全市民生支出达4922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4%。
——围绕企业发展,着力优化服务。立足“护航行动”目标,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多措并举,优化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五年来,按照《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解决企业过桥还贷资金、拨付企业品牌奖励资金、办理农业担保贴息贷款、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020年,通过推进“4321”再担保风险分担合作机制,建立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申报企业再担保贷款2.35亿元,为企业减免税费25000万元,涉及纳税(缴费)人8019户,助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围绕资金统筹,着力长效机制。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该局在健全统筹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找准方法路径、明晰财政定位上实现了新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武穴特色的路子,主要体现“五个到位”上,即: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机制到位,资金管理到位,绩效评价到位,督导检查到位。2020年,全市统筹资金12.93亿元,占财政总预算支出52.8亿元24.39%。
——围绕三资管理,着力专项整治。借助创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市的契机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通知》《武穴市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活动方案》,强化了村级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发票审核、农村集体资金等六个方面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清查村级增加资产资源合同1427份,整改规范合同 1829份,增加合同收入2321.88万元;清查违规工程建设项目338个,涉及资金6162.4万元,已整改277;清查包账 121个,已整改落实108个;市巡察反馈问题 249个,已基本整改到位229个,20个正在整改。活动期间已处理整改问题 613个,涉及资金6700万元,退款911.64万元,党纪政纪处分42人,通报28起112人,纪委约谈45人。
——围绕国资管理,着力保值增值。按照“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全市国家出资企业在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日常管理上严格把关,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作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及时足额上缴国库。2020年,全市共受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申请101宗,总资金为11679万元,实际审核配置资金11139万元,审核不合理资产配置申请172起,审减配置资金54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武穴财政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收入质量有待提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待加强等方面。
——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从地方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看,地方税收收入总量和增速在黄冈十县市位居前列,但反映财政收入质量的地方税收收入占比提高缓慢,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距离武穴市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在黄冈各县市区中位次也较靠后,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改善。
——财政收支矛盾增多。受减税降费政策和政策民生类支出提标扩面等减收增支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量远不能满足财政支出需求,特别是民生及扶贫投入、刚性支出的迅速增加,对财政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村级集体收入管理不规范,资金不及时缴入财政代理记账中心专户,坐收坐支现象严重;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去向不明,违规发包、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造成集体资产资源流失;村级债权债务底数不清,债权债务不真实;村级项目建设招投标不规范,围标、串标现象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层面:国家持续推动的“一带一路”、三大攻坚战、长江经济带、自贸示范区、中部崛起、振兴乡村等发展战略,必然会伴随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等落地发展,为地方财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省级层面:已规划出台的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掘起战略落地、“一芯两带三区” 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等,必将加大推动力度,为武穴融合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市级层面:结合武穴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黄冈保第一,挺进全省20 强”的奋斗目标,紧扣“现代港城、工业强市、活力武穴”战略定位,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武穴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成为黄冈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建成鄂东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开启武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为武穴财政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面临挑战
1、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因素。一方面,会继续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仍然会产生财税收入直接减少。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一是新旧动能转换影响,对制造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二是调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改造,必将增加财政支出。
3、长江生态保护压力因素。武穴市肩负着保护长江核心水源区的特殊使命,一方面产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发展受限;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生态保护的巨额投资,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增大。
4、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素。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地方般公共预算收入锐减,财政疫情防控支出陡增。
三、今后五年财政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基本思路
全市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三先标准”(黄冈率先、全省领先、全国创先),始终坚持提振精神区位,全面贯彻中央、省、黄冈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安全高效”的基本要求,增收节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量力而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落实基本民生支出和重大政策支出;盘活存量,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严格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严控风险,强化政府债务收支预算管理,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努力构建规范透明、运行高效、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认真答好政治卷、发展卷、改革卷、民生卷、作风卷,争当新时代优秀答卷人。
(二)主要措施
——立足做实蛋糕,推进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武穴市财政收入存在GDP税收含量不足、经济块头偏小、财政自给率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要把握当前做实财政收入蛋糕的最好机会,依法依规加强收入征管,坚决挤掉收入水分,追求实实在在的增长、实实在在的税收,为财政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一是稳增长。聚焦市委市政府“十大工程”等重点项目,进一步用好政府债券资金,着力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走得出的品牌项目,促进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抓改革。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深化预算管理、预算绩效、资金统筹、国有资产、“三资”管理等改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三是促创新。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健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保险、企业五方合作机制,打好财政金融政策联动这张牌,用好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等政策,持续为中小微企业“供氧输血”。
——立足过“紧日子”“苦日子”,推进提质增效。疫情初步控制后,武穴市经济从“按下暂停”到“重启恢复”再到“加快全面恢复”,主要指标逐渐回升好转。当前武穴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但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全面修复尚需时日,财政运行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从收入看,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疫情三重因素叠加,将影响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拉大与同类县市的收入差距。从支出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增支需求巨大,各方面对财政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期待更高,财政运行压力空前,加力空间十分有限。随着中央和省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揽子财税政策取消,逐步调整为正常转移支付制度。因此,必须立足过“紧日子”“苦日子”,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绩效导向,着力提质增效,通过预算统筹、盘活存量等方式,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确保财政预算平衡。
——立足疫情防控,兜牢“三保”底线。一是兜牢“三保”。要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方面的优先顺序,足额编列、不留缺口。要将压减的支出、统筹的财力,全部集中用于“三保”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实施落地。二是防控疫情。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工作,落实“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的要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统筹保障好物资保供、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防控等资金需求。三是补齐短板。要着眼长远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用好政府债券、基本建设投资等相关资金,支持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建设“武穴样板”。
——立足资金监管,推进风险防控。要完善常态化资金监控机制,确保实现分解下达、资金支付、补助发放全过程监管,让财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要警惕防范涉及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平衡好保运转、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确保财政自身安全。一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要精心编制偿债计划,加强债务风险预警,严格限额内举债,严禁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对非法举债、欠债不还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二是防范保险基金风险。今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正式由省级统筹实施,但统筹前的缺口及债务需要地方自筹填平,特别是管理性收支缺口,全部由市县自行承担。因此,必须要加强基金征收管理,加强资金统筹和调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要坚持原则、守牢底线,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严禁超越财政承受能力搞建设,严禁无预算、超预算、超进度拨款,严控新增暂付性款项,坚决纠正违规出借行为,坚决守好财政“主阵地”,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1、建议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主动适应国资监管新形势,推进国有产监管体制创新。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强化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
2、建议盘活政府担保公司,优化政银担企对接平台,激活金融资本增量投向中小企业,实现财政资金倍增效应。
3、建议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政府债务统筹预算机制、政府债务偿还机制,加强债券资金及融资平台管控,建立科学高效预警制度,坚决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4、建议加快PPP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5、建议优化考核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招商引资奖励与财政收入挂钩,完善项目优选机制、落户机制及退出机制。
(武穴市财政局)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