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物业公司发来的缴费信息,业主李先生毫不犹豫地删除。“垃圾不清理,电梯时好时坏,还好意思收物业费?”李先生吐槽道。物业公司满腹苦水:“收不上钱,哪来资金维护设备,请好员工?”
这样的剧情在不少小区上演着,不仅消耗着彼此的信任,也影响居住品质。
如何打破僵局?赤壁市创新推出“三维共治”机制,从强化多方协同、汇聚多元力量、注重源头防范等方面发力,有效化解物业纠纷治理难题,为居民筑牢安定和谐家园,也形成了可复制的基层治理经验。

图1:赤壁市综治中心导访台
部门联动:构建治理“责任链”
“物业服务一直是社会治理矛盾集中、纠纷频发的领域。”6月20日,赤壁市综治中心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全国最美法律服务人刘少华介绍,近年来,赤壁市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2023年,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达千余件。
这个数据,正是赤壁市创新机制破解物业纠纷的破题起点。
2023年中旬,赤壁市迅速落实妥善化解物业矛盾纠纷的指示精神,部署专项治理。赤壁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法院、住建、司法等部门打出“组合拳”,通过部门联动架构,让物业纠纷化解从“救火式”被动应对转向“治未病”的源头预防。
“一方面,物业公司与业主关系不融洽,物业费收缴困难,服务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不满意,导致拖欠物业费的现象频发。”刘少华称,部门联动联治,构建治理“责任链”,使纠纷止于未诉。
赤壁法院主动出击,走访社区、召开座谈,精准摸清矛盾脉络,探究有效途径,迅速形成《当前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并发出司法建议书,为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在赤壁市综治中心,“有呼壁应”服务平台实时跳动着诉求数据。依托这个智慧中枢,中心整合信访、12345热线、网格巡查等渠道信息。一旦发现哪个小区有投诉,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精准派单到住建、司法、法院等责任部门,实现全链条协同处置。
“‘智能预警—精准派单—协同处置—司法确认’的治理模式,让矛盾化解效率大大提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同时,物业纠纷化解工作被纳入乡镇基层治理考评,定期会商、问责约谈,形成闭环管理。
数据见证成效。2024年,赤壁市物业纠纷立案量锐减至95件,降幅高达91%。

图2:赤壁市综治中心物业纠纷调解现场
多元解纷:织密矛盾“化解网”
“没想到物业费纠纷那么快就能解决,不用打官司还不伤和气!”近日,家住赤马港街道某小区的王女士竖着大拇指说。
原来,王女士曾因房屋漏水、楼顶坠物等问题与物业沟通无果,拖欠物业费近万元,被物业公司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后,赤壁法院联合住建局、调解组织,组成物业纠纷调解小组介入。调解小组指出,外墙渗水等属建设工程质量瑕疵,需经业委会决策使用公共维修基金,同时建议物业减少诉讼手段,多通过社区调解室化解矛盾。经耐心释法,双方达成调解。
这起纠纷的顺利解决,正是赤壁织密矛盾化解网,推行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缩影。
据介绍,赤壁市委政法委严格依照《物业管理条例》,指导职能部门,创新推出“行政调解前置”工作法。组建由住建系统业务骨干、资深政法工作者的专项调解工作组,紧盯物业“老大难”问题,通过提前介入、主动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成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进驻综治中心。3 名专职调解员凭借多年调解经验和专业知识,化身“和事佬”,达到“调解一案,化解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成为居民信赖的“贴心人”。
培育红色物业,打造模范小区。赤壁市委政法委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政法部门携手合作,一方面完善行业监管制度,规范物业公司服务;另一方面引导业主自治,让居民充分参与小区管理。
从行政调解前置、专职调解员加入到司法赋能,赤壁市把矛盾化解网织得又密又牢,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图3:赤壁法院在郡都小区演绎普法情景剧《物业纠纷那些事》
源头治理:撑起安居“防护伞”
“我家一直漏水需要交物业费吗?”“我购房后一直未入住需要交物业费吗?”“房产证一直未办下来需要交物业费吗?”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3月22日,赤壁法院走进郡都小区,以情景剧《物业纠纷那些事》开展普法宣传。情景剧以法院调解为背景,干警化身业主、物业和法院工作人员,还原房屋漏水、未入住、房产证逾期、家中被盗等拒交物业费场景。
情景剧中,干警们生动解答了物业纠纷常见问题,将法律条款与实际案例结合,普及物业费缴纳、纠纷解决途径等知识。
“在司法实践和调研走访中发现,当前物业纠纷不断增多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职责不明,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赤壁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谭韵介绍。
因此,赤壁市建立立体化预防治理体系,深化普法宣传与示范引领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物业纠纷源头治理,为居民撑起安居“防护伞”。
搭建“法官工作室+情景剧巡演+新媒体矩阵”三位一体普法平台。2024年累计开展社区法治讲堂50场,发放普法资1.2万册,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案例解析200余篇,系统化提升居民法治素养。
组建专项工作组,推动物业治理标准化建设,指导业主大会规范运作,多部门介入物业管理,完善合同缔结流程标准化,实现事务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推行物业企业“红黑榜”评比机制,通过定期公示、政策奖惩强化监管,对达标企业给予扶持,违规企业限期整改,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助力打造和谐宜居社区环境。
(舒永前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