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本来这几万块钱我都不抱希望了,只想着能让他去坐几年牢就算了,真没想到钱还能追回来,必须给你们法院点赞!”近日,申请人徐先生在通山法院执行局领取案款时,激动地向执行干警竖起大拇指。这一温暖场景的背后,是通山法院对“执行难”问题的强力攻坚。自2025年9月响应湖北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部署的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专项行动以来,通山法院依法实施司法拘留10人,向县公安局移送涉嫌拒执犯罪线索7件,其中1人已被刑事拘留,更促使3名被执行人主动腾退房屋,以实际行动让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落地为“真金白银”。
精准核查固证据,移送打击显威力
2024年10月,袁某因运输合同纠纷,被判决向张某等人支付赔偿款17万余元。该案经咸宁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湖北省高院驳回再审申请后,进入执行程序。其间,通山法院依法向袁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两次通知其到庭接受询问、参与调解。然而,袁某不仅拒绝申报财产,甚至拒不在笔录上签字;即便被司法拘留,仍拒不履行义务。
面对僵局,执行干警毫不气馁,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袁某与配偶在判决生效后、执行程序启动前,银行流水收入高达近47万元,且存在隐匿财产行为。扣除其本人及所抚养家属的必要生活费用后,家庭剩余收入远超判决确定的履行金额。因此,在向袁某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仍无效果后,通山法院于2025年9月24日将该案线索移送县公安局侦查。10月22日,县公安局依法对袁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以法律刚性震慑恶意拒执行为。
异地追踪破僵局,强制措施促履行
2025年2月,另一宗执行案件也曾陷入僵局。申请人向通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陈某多次以“无力履行”为由推诿。执行法官并未轻信其说辞,立即启动财产线索调查程序,通过“总对总”网络查控与线下摸排,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陈某在外地的一个银行账户存在资金异常流动。
执行干警当即奔赴账户所在地,从银行账户信息入手,顺藤摸瓜,最终锁定陈某的工作单位,证实其确有稳定工资收入。历经长途奔波的干警们未作停歇,当场依法冻结陈某的工资账户。在司法强制措施的有力威慑下,陈某所谓“无力偿还”的谎言不攻自破,态度发生根本转变,主动联系法院请求协商。最终,陈某当天履行10万元欠款,并就剩余款项达成还款协议,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
腾退攻坚保交付,司法拍卖见实效
针对已拍卖不动产“腾退难、交付难”的问题,通山法院严格落实“应腾尽腾”要求。近期,有3名被执行人迫于法律威慑,主动配合完成1500余平方米房屋的腾退工作。与普通腾退案件不同,此次涉及的房屋同时存在“门面出租、部分楼层出租、自住”三重情形,多方权益交织、诉求复杂,执行难度显著升级。
面对租赁商户,执行干警需逐户沟通腾退时间,详细协调租金结算、剩余租期补偿及经营搬迁过渡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对商户正常经营的影响;针对被执行人家庭,需充分考虑其居住需求,耐心讲解拒执法律后果,同步协助梳理安置思路,化解抵触情绪。
“从前期摸排到最终交接,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参与执行的法官介绍,为确保腾退顺利推进,干警们先对房屋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反复核查,逐一登记承租商户信息、租赁期限及租金支付状态,理清被执行人、承租户、申请执行人三方权益关系;后期则全程跟进物品清运进度,协助被执行人及承租户搬运个人物品,监督房屋设施完好交接,避免因细节疏漏引发新的纠纷。

最终,在执行干警的释法说理与专项行动的高压态势下,3名被执行人放弃侥幸心理,主动配合完成全部腾退工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兑现。


下一步,通山法院将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打击机制,以每一次公正高效的执行,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位胜诉当事人的心田,全力营造“失信可耻、拒执必惩”的社会氛围,为推进法治通山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司法根基。
(胡雁南、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