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检察听证探索“以劳代罚”,化解争议彰显司法温度
2025-09-05 10:35:30 来源: 点击: 0
一场在乡镇综治中心召开的听证会,让两名年过六旬的上岸渔民通过参与公益性劳动折抵罚款,既修复了生态,也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困难。近日,赤壁市检察院以“赤心检察”品牌为引领,通过“听证+劳务替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行政争议案件,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生态效果有机统一。
2023年8月,鲍某生、杨某林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公安机关移送赤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院综合考虑二人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认罚,于同年10月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为强化生态保护,该院随后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意见,建议对二人作出行政处罚。2025年1月,行政机关依法对二人分别处以2000元罚款。
然而,执行环节出现新问题。鲍某生和杨某林均为上岸渔民,无固定收入来源,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罚款。二人虽一度提起行政诉讼,后又撤诉,但罚款迟迟未能执行,行政争议陷入僵局。
赤壁市检察院在履行行政审判监督职责时,发现该案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行政机关作出处罚时超过法定期限,存在程序瑕疵;二是当事人履行能力不足,若机械执行可能激化矛盾,背离处罚的教育初衷。
为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今年8月5日,赤壁市检察院在某镇综治中心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市法院、行政主管部门、镇政府、行政争议调解委员会、村委会代表、人民监督员及听证员共同参与。会上,检察官出示相关证据,各方围绕案件事实、法律程序及执行可行性展开充分讨论。
经评议,听证员一致同意以“以劳代罚”方式变更原处罚的执行内容,由鲍某生、杨某林通过参与渔业资源养护、河道保洁及生态保护宣传等公益性劳动折抵2000元罚款。该方案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兼顾当事人实际困难,让其通过劳动弥补过错、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真正实现罚教结合。
“赤壁市检察院在群众‘家门口’召开听证会,用‘以劳代罚’实现案结事了,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样本。”现场一名参与听证的人民监督员这样评价。
据悉,此次“以劳代罚”是赤壁市检察院创新履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深化“赤心检察”品牌建设,综合运用听证会、检察建议、司法协作等方式,推动监督端口前移、矛盾就地化解,让公平正义化作百姓身边可感可触的暖流。
(聂锦丽 江琼)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