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帮我们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我们一定积极开展合规整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日,在英山县检察院召开的一场听证会上,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道。
自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来,英山县检察院系统谋划,精心部署,把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从严格案源筛选关、找准企业风险点、提高监督能动性三个层面用心办好合规案件,着力推进诉源治理,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全院一盘棋 严格案源筛选关 确保合规案件的扎实性和覆盖面
英山县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涉案企业合规工作,迅速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逐一落实各项惠企制度,分条细化研讨整改意见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方案,促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为确保办案质量,我院抽调业务骨干,由分管领导负责,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学习改革精神、办理合规案件。”办案团队里的一名检察官说道。
依托案件管理系统。对在办涉企案件全面摸底梳理,逐案分析过滤,精心挑选个案,逐级逐案呈报省院对口业务部门审核把关,杜绝该适用而未适用的情形。
注重精准定位。在现有案源中兼顾不同类型案件的广泛纳入,确保合规案件高质量起步。一经省院批准列为合规案件,则由院领导负责督办,全力跟进。
在一起横跨三地的涉企案件中,该院领导经过多方沟通协调,顺利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发挥了“1+1+1>3”效应,通过依法行使调查核实权,充分了解企业规模、运营状况、纳税水平、社会贡献、违法记录、整改诚意等,积极开展风险研判,摸清“案件全貌”后精准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合规建议。
全程一条线 找准企业风险点确保合规模式的匹配性和精准度
“始终把握‘依法依规办理’这条主线,坚持从护稳定的政治高度和促发展的全局视野来看待和处理涉企合规案件,根据案件性质、企业资质、司法成本、合规效果综合考量,重点围绕其存在的风险点,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合规模式。”英山县检察院检察长饶桂芳在案件讨论会上分享办案心得。
2015年至2016年间,为扩大规模,时任某畜牧养殖公司经理的李某及负责公司协调工作的员工肖某,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雇佣人员在英山县方家咀乡山上用挖机开山平整场地,建设养殖场,非法占用农用地并毁坏防护林,该案被移送英山县检察院审查起诉。考虑到该企业社会评价良好,积极开展补种复绿,先后栽种两批次近千棵大小苗木,努力恢复受损植被,且常年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就业,疫情期间,积极向政府捐赠抗疫物资。
为此,该院采用“检察建议”模式,从强化环保合规意识、夯实隐患监测手段、妥善修复受损生态三个层面提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促进其健康长远发展。
“针对小微企业,检察建议模式更利于节约成本、更符合企业需要,而针对规模大、人员多、漏洞明、典型性突出涉企案件,果断适用‘合规监管’模式。”该院副检察长王文勇说。
全域一把尺 提高监督能动性 确保案件办理的优质化和满意度
企业合规改革是立足企业治理、诉源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刑事等手段妥处企业犯罪案件的创新之举,既要避免‘一诉了之’的负面效应,又要防止‘一放了之’的破窗效应”。如何坚持“治罪治理”并重,努力实现“三个效果”统一?
能动发挥政策力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贯穿于企业合规案件办理的全过程,严格将“偶发性违法犯罪的企业”与“为实施犯罪而专门设立的企业”加以区别,为企业的存续发展贡献法治关怀。
能动发挥“案外”力量,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召开员工大会、组织公开听证、开展合规宣讲、推动刑行衔接、进行案后回访等“组合拳”,增强企业合规意识,促进行业规范运营,推动个案合规走向行业合规,做好合规“后半篇”文章。
能动发挥理论力量,注重积累办案经验,及时反哺案例培树和理论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串通投标罪的刑法规制和治理路径》,为后续类案的处理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们将立足自身检察职能,不断优化现有办案模式,不断更新办案理念,不断强化办案团队,当好企业的‘店小二’‘贴心人’,以实际行动助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饶桂芳说道。
(郑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