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春温夏润 秋雅冬凝——石首四季自然笔记
2025-11-19 09:55:2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文 / 石首市东方中学 张扬勇 李科
 
  一、引言
  石首地处湖北正南部,与湖南北部接壤。数万年来,长江奔腾不息,以极度弯曲的“S”形东西横穿腹地,将这片土地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为江汉平原,地形一马平川,散落着众多牛轭湖;江南为洞庭湖平原,长江的支流、湖泊、沟渠交织密布,还点缀着零星低山丘陵。
  石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格外明显:夏季漫长,太阳光能与降雨充沛,为本地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与生长繁衍时间;冬季偏长,低温少雨,恰好供生物停歇休整;春秋短促,气候温和,作为冬夏的过渡,为生物适应冷热提供了缓冲与调整的空间。在该气候的庇护下,这里发育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演化出了多样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二、春之温
  早晨,太阳升起。当笔架湾的鹤鹬为获得遥远北极苔原的筑巢点,开启北迁繁殖的旅程时,春季就已经降临了这片土地。这时,一望无垠的滩涂上,生物们也早已拉开了与时间赛跑的序幕。
  红色的紫云英(燕子花)花海大片大片地出现,它释放着花蜜,引来无数蜜蜂嗡嗡传粉;那一条条金黄色的色带,是毛茛与稻槎菜的花朵,正吸引食芽蝇前来授粉;绿色的早熟禾与野燕麦,分秒不停地进行光合作用,为开花结籽蓄积能量。随着时间推移,气温升高,油菜花铺满田野,花田中有环颈雉(野鸡)时隐时现;泽漆的花上,成为了丽蝇和叶蜂的餐桌与交配场所;阿拉伯婆婆纳夹在其中,用向四周铺开的平卧茎抢占着尽可能多的土壤,它那淡蓝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地平线上,蔓延至天边。
  开阔的水面上,几尾贝氏䱗(刁子)急速跃出水面,被空中突如其来的翠鸟捕获——原来水下有一条鳡鱼在游猎,黑斑侧褶蛙(克马子)则躲在浅水边“咕咕咕咕”地鸣叫。随着气温愈来愈高,在云雀的鸣叫声中,紫云英结出荚果,野燕麦颖果饱满,各种植物种子相继成熟;滩涂的水位愈来愈高,此时益母草高度超过两米,高大的风花菜的种子已经熟落地面。当涨水淹没滩涂,玉带蜻在水面巡航时,春天就结束了。
  三、夏之润
  随着布谷鸟的叫声响彻空中,黑丽翅蜻翩跹飘飞,栀子花开,桃子成熟,夏天就登场了。这是大自然最纷繁复杂的时段,桃花山中处处是策略和机会主义者。
  中午,大杜鹃模拟猛禽的飞行,吓走正在孵蛋的黑脸噪鹛,然后叼走几枚蛋,产下相同数量的自己的蛋后飞走。王锦蛇(松花蛇)用分叉的舌头探知到了鸟蛋的位置,悄无声息地爬向鸟巢;它满身黄黑斑驳的鳞片闪烁着紧张的气息,正准备吞食鸟蛋时,黑脸噪鹛双亲及时回巢,对王锦蛇展开猛烈的啄击。擅长伏击的王锦蛇毫无胜算,转头迅速爬下树;刚逃到地面,只见一道黑影掠过,原来是一只凤头苍鹰——它抓起地面的王锦蛇,飞向密林深处消失不见。
  随着梅雨季的到来,山中的湿度达到饱和,在高温的发酵下,菌类们纷纷登场:格纹鹅膏菌长在栎林地面,如一把把玩具小伞;鲜红的朱红密孔菌生在朽木上,散发着孢子;楠竹林下,一片片群生的紫条沟小皮伞,菌盖上黄紫相间的花纹给山野渲染了童话般的美感。当雨过天晴时,牡荆的花开得更旺,它蜜腺发达,引来凤蝶、虎蛾、木蜂等众多昆虫,在它的花序上飞舞喧闹,争抢花蜜。
  当夜幕降临时,山林并不会变得安静:甘薯天蛾从隐藏处飞出,寻找夜开花卉;栎树干上,肿角天牛、扁锹甲、双叉犀金龟们激烈争抢流淌出来的发酵树汁;少棘蜈蚣快速穿行,探测着昆虫的位置。随着梅雨结束,一年中最酷热的三伏天来临,高温旷日持久,山体中水分的蒸发加剧,干热难耐,白天变得异常安静;一到夜晚,“精灵们”纷纷出来寻找水源。
  在一处隐蔽的林缘小水塘,一条蚯蚓刚探出土外,在潮湿的岸边觅食腐叶——这吸引了泽陆蛙(土克马)的注意。没等蚯蚓反应过来,泽陆蛙已一口咬住它。二者在水边扭打,却被水中的黄鳝顺势一同吞入腹中。然而,这一切早被躲在暗处的赤链蛇(血三更)看在眼里。它迅速上前绞杀黄鳝,吞食完毕后便悄然离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水塘。安静只能持续片刻:马上又有蚰蜒(横丝)爬来饮水,却被潜伏在水下多时的龙溪蟹(山螃蟹)一钳子夹住;争斗中,这一幕被一只前来饮水的鼬獾发现,当鼬獾只顾捕食龙溪蟹时,没料到一只雕鸮(猫头鹰)飞来,用利爪抓穿其头胸后带走。当天色破晓时,水塘边又恢复了宁静。
  山林中昼夜更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当白昼悄然变短,清晨的露珠愈来愈重,空气中泛起阵阵凉意时,夏天便慢慢远去。
  四、秋之雅
  傍晚,飞马座当空,银河斜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秋天早已到来!此时东升镇鸭子湖畔薄雾缥缈,草鸮(猴面鹰)在芦苇丛中起飞;湖畔的豆田早已收割完毕,开阔的田野上,野兔、刺猬、田鼠在月光下捡食遗漏的豆子,或是翻找土层下的小虫;草鸮滑翔于上空,紧盯着田鼠的踪迹;黄鼠狼也悄然现身,它与草鸮打着同样的算盘。当它们各有收获离开时,黎明已至。
  可田野里的盛宴并没有结束,只是换了角色:喜鹊、八哥已经飞来,斑鸠也不例外;随着太阳的升高,加入的队伍愈来愈多——白颈鸦与灰头麦鸡两三只地飞来,丝光椋鸟则是大群降落,环颈雉单独从草丛中踱步走来。它们捡食时互相偶有争吵与驱赶,但并不激烈,就这样吃饱飞走、又来。几天后,地上的豆子和小虫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下空旷的田野,等待着冬小麦的播种。随着白昼的缩短,温度愈来愈低,秋天的时间不多了。
  五、冬之凝
  初冬接踵而来,牛皇庙公共绿地的银杏叶掉落得满地金黄,樟树的果实成熟得乌黑发亮,鲜红的冬青果实在它的蜡质绿叶中特别显眼;红梅虽只剩枝干,但它的花芽已经形成。枇杷正处于花盛期,它的花蜜是这个季节的珍馐,蜜蜂与宽盾芽蝇趴在花上忘我地舔食着——当然,花蜜也不是白给的,当它们粘满花粉的身体从一束花飞到另一束花时,枇杷的目的就达到了。
  陈家湖公园里,子陵吻虾虎鱼(花麻古愣)趴在浅水边晒着冬日暖阳,菹藻上有匙虾(米虾子)在休息,同时它们也没放松对不远处活动的黑水鸡的警惕;岸边的木芙蓉花期已到尾声,有北红尾鸲在上面跳跃;槭树与乌桕深红的叶子无声坠落,水杉的树冠染为橙色,无患子树老熟的果实掉落在地上,宛如一块块琥珀。
  白昼还在缩短,当市委公共绿地的蜡梅盛开时,隆冬就到来了。晴天早晨出现的霜冻,意味着夜间温度跌破零度。山底湖公园上飘着寒烟,湖中有小鸊鷉在潜水捕食鳑鲏(史换皮)和麦穗鱼(麻古愣);湖岸边落羽杉叶子已经掉光,不时有蜡嘴雀在树下嗑咬着落下球果内富含油脂的种子;草坪上鼬獾挖掘蚯蚓的痕迹愈来愈少。
  随着白昼缩短到极致,寒潮如期而来,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南岳山公园、笔架山公园银装素裹。乌鸫、白头鹎在公园林间穿行,啄食樟、楝树果实御寒;随着雪天的持续,积雪和水面冰层愈来愈厚,公园里越来越寂静,似乎一切都停止了,只有严寒在肆虐。
  形势似乎很严峻,可对于这里大自然的生灵们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段小插曲——它们早已习以为常。石首的河湾、山脉、田野、湖泊生境丰富多样,蕴含着无数的越冬场所,它们选择了其中最理想的地方,高枕无忧地安睡着。当冰雪消失、白昼变长、春天到来时,它们又将重新出来活动。
  六、后记
  写下这些文字时,窗外的南岳山正笼着一层薄暮,一如我四十年来无数次凝望这片土地的模样。
  生在石首,长在石首,长江的涛声、田野的风声、林间的虫鸣,是刻在骨子里的底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深耕本土的自然爱好者,四十年来,我始终将自然观察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常带着学生或独自揣着笔记本,在滩涂、山林、湖畔消磨整日时光——看鹤鹬北迁时的坚定,记王锦蛇偷蛋时的紧张,叹水塘边食物链的残酷,喜寒冬里枇杷花的坚韧。那些不起眼的瞬间,那些生灵们的生息繁衍,那些四季轮回的细微变化,慢慢拼凑出我心中石首的模样:它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无数生命轮回往复的家园,是岁月沉淀中从未褪色的生机。
  四十载的持续观察与教育实践,让我深知自然从不是静止的画卷,而是充满韧性的舞台。春的萌发、夏的繁盛、秋的沉淀、冬的蛰伏,每一季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种生物都在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也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平衡。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与传播者,用文字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为学生搭建起通往自然的桥梁,也留住乡土的肌理与温度。
  愿这些文字能让更多人看见石首的美——不止于长江的蜿蜒、平原的辽阔,更在于那些藏在草木间、水域里的生灵百态。也愿更多教育同仁与自然爱好者能一同深耕本土生态观察,带领更多人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守护好这片滋养生命的土地,让四季的轮回永远鲜活,让家乡的自然之美代代相传。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