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2年6月17日的武穴市作家协会,在2018年5月31日迎来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选举。这是一个历史接力棒的交接点,又是一个面向新未来的出发点。从2018-2024,弹指一挥间,六年的光阴匆匆流逝。这六年,我们用如诗的激情,书写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这六年,我们用如歌的梦想,点燃了溢彩流光的征程。《武穴市第五届作家协会纪念册》的出版发行,既是对过往的梳理、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历史的铭记、精神的凝聚。画册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第五届作协会员代表大会、文学活动、采风之旅和新春茶话会等。一本画册,虽然难以呈现岁月时光的历程,但一定会铭刻精彩的瞬间;一段文字,虽然难以描绘叩击心扉的场景,但一定会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仔细翻阅,昨天的一切足以让人自豪;认真凝视,奋进的场面总会让人感动;掩卷深思,明天的美好更加让人期待。
2018年换届以来,我们秉承"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在省、黄冈市作协和武穴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大批作家、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工作者,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在黄冈和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文学创作成绩显著。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纪实文学、影视舞台剧、网络文学等各种文体百花齐放,反映当代生活、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有多人多部作品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及"屈原文艺奖"等各级奖项,在《人民文学》《长江文艺》《长江丛刊》等大刊发表作品。截至目前,武穴市作协现有省作协会员39人,黄冈作协会员88人,武穴作协会员180人(党员70余人,占比40%),其中新一届作协加入省级会员17人,黄冈级会员35人。六年来,武穴市作协会员共出版文学作品专集20余部,创作影视戏剧作品20余部,在省级以上文学报刊发表作品900余篇(首),在地市级以上文学刊物、文学网站发表作品2000余篇,累计获得各种文学奖项300余篇(次)。与此同时,还先后开展了"垄上春风""作家进校园""沃野寻芳"等创作采风、征文及培训研讨活动100余次,并入选了黄冈市宣传战线"五个十佳"评选。许多作品和活动经过网络媒体平台传播,在文坛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厚植文艺情怀、传承武穴文脉,武穴市文联和作协出版了《武穴作家文库》一书,收录武穴籍作协会员文学作品500余篇,约120万字,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文学、舞台剧及影视作品七大类,涉及作者200余人,作品发表的时间跨度从1949-2021年,总体反映七十多年来武穴文学创作全貌,重点突出文学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保存价值和典藏性,对后世研究武穴文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得到了省、黄冈市作协的高度评价。
在战疫抗洪扶贫文化公益活动中,我们印制了《武穴市作家协会宣传册》,共采写、编辑、出版《燕子楼》《大江》武穴作品专集30万字,《黄冈战疫》武穴篇2万字。先后深入12个乡镇和数十个村组开展文艺采风活动,通过作家采风,走进基层,了解社会,把握时代的脉膊,记录和讴歌当下火热的生活。
为培养文学后备人才,我们全力以赴办好地方特色刊物,如《大江》《燕子楼》《梅川》《花桥》等,先后多次推出会员采风作品专刊,旨在将文学情怀与底层书写相结合,为武穴带来更多优雅的文学气息。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刊物,凝聚了本土作家文学创作方阵,成为武穴很多文学新人踏上文学之路的第一步。
心存阳光,必有诗和远方;心中有爱,永远春暖花开。花因根扎沃土而仪态万千,园因群芳竞艳而生机盎然。穿越时空,仰望先辈仰望过的星空,凝视先辈凝视过的大地,今天的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让我们乘风逐远梦,破浪踏新程,以青春之我传承文学初心,以青春之笔书写文学华章,让文学的种子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迎接武穴文学的春天到来!
(戴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