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乌龙限号”关键是没有民本意识
2015-07-24 01:38:3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楚天锐评】“乌龙限号”关键是没有民本意识

王军荣

2013年12月22日晚,天津市环保部门发布预警提示22日—25日天津将出现重污染天气,并发布极(黄色)重污染天气预警,同时附有长微博明确提出从23日零时起按照日期末尾数确定限行尾号。随后,有关政务微博纷纷转发,但引来不少网民吐槽,质疑连夜通知限行给市民带来不便。然而,仅仅经过几个小时后,天津交管部门却宣布限号政策暂不执行。

刚通知要“限号”,没过几个小时就说暂不执行。“乌龙限号”夕令夕改,不仅自乱阵脚,更是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以后发出的“通知”还能让公众相信吗?

出现“乌龙限号”,看似一个冷笑话,却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一,面对极端污染天气,各应急部门相互之间应该如何协调一致?环保说:按应急方案,限;可交管却说:通知晚了,执行不了,不限。政府部门之间没有协调好,就匆匆发出通知了。不知道是如何执行应急预案的?其二,限号的发布太过于随意。要限号,一方面要给公众留足充足的时间,明天限号今晚才发布消息,司机们如何获得消息?想必没有几个人等着你发布通知。这就暴露出权力的随意性。其三,如果要限号,应该是通过各种路径让公众一一知晓,至少要通过媒体发布,以及短信的方式对公众进行提醒。可事实上,这并没有做到。

出现“乌龙限号”,暴露了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没有民本意识,如果真能够从服务百姓,方便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乌龙限号”想必会自动消失,如果不提高便民意识,“乌龙限号”可能会越来越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结果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老百姓现在有个别称叫“老不信”。老百姓变成“老不信”显然不是一天炼成的,而这些“乌龙限号”更是脱不了干系。(摘自四川新闻网)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