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念斌姐姐式的“伸冤”可以复制
2015-07-24 01:38:2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闫曼
  
    引得全国关注的念斌一案,耗时八年,当事人念斌曾被四次判处死刑,最终被无罪释放。每一个冤案得雪的背后,都有一个以生命在坚持的上诉人,念斌一案的上诉中,念斌姐姐念建兰的作用无可取代。然而念建兰不同于其他申冤者们的地方在于,她并不赞成上访,也不赞成将事情闹大引官方注意的解决方式。
    长达八年的漫长上诉过程中,念建兰作为念斌的姐姐,天然的亲情让她相信弟弟的无辜,也愿意为此不懈地奔波。更为重要的是,念建兰的上诉策略很值得称道,她清楚地知道策略与坚持非常重要,一味采用过激手段喊冤没有用,确凿的证据才是翻案的关键。上访翻案的成功几率可能会有,但同时会带来更大的“威胁”。正因为如此,念斌一案才会多次面临绝境仍能逢生,念斌的命运最终能够逆转。
    念斌姐姐的这种“理念”,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定罪》。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为救自己含冤入狱的哥哥而自学法律,最终靠“法律”拯救了自己的亲人。同样,为了找出证据方面的疑点,念建兰不仅自己做模拟毒物试验,还成了“半个专家”,去香港做了鉴定,这些证据后来成为了翻案的关键。念建兰的这种方式,并非只有她自己能做到,其他伸冤的人也可以复制。
    选择上访的人,在上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法律程序,靠实际证据上诉的很少,大部分的上访者的诉状仅仅是对自己冤屈情绪的诉说,甚至自残的方式来诉说自己的冤屈,希望以引起“有关部门”或者引起舆论的关注。这样的举动,悲壮色彩倒是够了,轰动效应有了,但实际问题并未解决多少,反而新的问题又延伸出来。上访是一条不归路,之前上访发生的悲剧太多了,黑监狱、截访、限制人身自由等,上访者和相关部门水火难容、成了“死对头”,最终只能两败俱伤。
    念建兰明白上访的弊端,她没有“硬碰硬”,没有想着一蹴而就,而是抓住了法律这个救命稻草。也正是她对上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尽管走了很长的路,但最终安全抵达。没有什么比真相和证据更有说服力,没有什么比依法抗争得来的自由更有意义,念建兰式的伸冤,她维权的方式,值得借鉴。(摘自《新京报》)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