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读报·写报·剪报·藏报
2015-07-24 01:38:2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刘家云


    在妻子眼里,我是“报虫”。每晚把自己埋在报纸堆里,不是看报,就是剪报,家中的废报纸被剪得七零八落,连收破烂的都不愿要。
   
在单位收发员眼里,我对报纸看得最重。别人一天的报纸没送无所谓,我的差一张也要找她要。
   
年初,为腾房给儿子结婚,家中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大扫除,儿子问我那成堆的旧报纸怎么办。我说,等我再精选一遍后,再作处置。
   
几个月前,办公室以大换小,年轻同事见我书柜里摆得整整齐齐、有些发黄的30多本剪辑本,问我是否还继续保存。我说,这些是我的命根子,一本都不能少。
   
那些剪辑本和我收藏的旧报纸,确实称得上是我的最爱、我的命根子,是我近三十年来积累的劳动成果和精神财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参加检察工作时,常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我为那些一时糊涂、滑向犯罪深渊的花季少年深感痛心,并试探着将一些典型案例写成法制宣传稿件,投寄给报刊,没想到能在《黄石日报》等报刊发表。从此,我爱上了写作,且三十年来笔耕不辍。更令我引以为豪的是,自1989年以来,我连续二十五年被《黄石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且多次获评十佳通讯员。
   
因为爱好写作(向报刊投稿,我称之为“写报”),我养成了读报、剪报、藏报的好习惯,同样做到了持之以恒,且颇有所得。
   
我把读报视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多数人读报是为了了解时事,或消遣、或欣赏报中的美文,而我除了这些,还不免有些“功利”思想。我通过读报,从中学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吸取知识醇浆;从中获取信息,激发写作灵感;从中了解报纸的栏目设置、品味编辑的风格和用稿特点,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中稿率。爱上时评写作后,我更把读报视为捕捉评论由头的重要渠道。
   
为此,我读报颇有些与众不同:一是粗读。在办公室进行,主要看看有无自己发表的文章;二是深读。带回家在晚上或周末进行,重点读自己中意的文章,研读报纸的风格和栏目设置特点;三是肢解或收藏。这涉及到我的另两种嗜好——剪报和藏报。
   
我把剪报视为自己写作成果的展示。我每年至少要准备一本剪辑本,正面剪贴自己发表的文章,并另找一份,完整收藏;背面剪贴自己中意的别人的文章,多为美文、评论、知识典故之类。并配以同样来自报纸的书法、美术或漫画作品,用以点缀,使自己的剪辑本图文并茂,不亚于各种选刊。
   
我把藏报视为一种高雅爱好。我除了收藏登有自己作品的报刊外,每年的第一期和最后一期、周末版(如黄石日报原“星期天”)、一些登有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的报纸、各种纪念刊、报刊的创刊号和休刊号、每年的高考试题及答案等,都在我的收藏之列。每每翻阅这些有些泛黄的藏品,就像集邮者欣赏自己的邮集、古董商把玩自己珍贵的古董一样,一种自豪、满足感不禁油然而生。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打牌、有人爱跳舞,而我却热衷于读报、写报、剪报、藏报,并把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尽管卖一年的“豆腐块”甚至不如别人一场牌之所得,尽管我的藏报也不可能像邮票、古董那样,有升值空间,但这些爱好,却陶冶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我的写作技能。细想起来,我能拿到一张省作协会员的“门票”,莫不得益于此。
   
人生有此爱好,足矣。

大冶市人民检察院)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