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一场相约于仲夏时节的湖北教育第21届通讯员培训班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隆重举办。是日,来自湖北省各县市区的优秀教师通讯员代表们,同聚一堂,共襄盛会。作为闻一多故乡的青年女教师,我有幸参与其中。
在为期5天的学习交流中,通过聆听翟天山、程斯辉等领导、专家的授课,让我对自己的职责使命、人生价值、自身定位等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经过仔细思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实践,做好本职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永葆一颗忠心,永远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员的灵魂之源,也是人民教师的精神之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燃灯校长”张桂梅、“人民教育家”于漪、“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等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执着的教育匠心。其次,我们要牢记人民教师的崇高身份和光荣使命,自觉在灵魂上,在精神上,在行动上,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教师这个职业,忠诚于所任教的学校。再次,我们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严格要求自己、掌握过硬本领的前提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现身说法,教育引导乡村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学习,发奋读书,争当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大有所用的栋梁之材。
二、永葆一股恒心,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人贵有恒。“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抓好乡村教育,培养优秀学生,造福国家桑梓,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非同儿戏。所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争做一名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书匠”,决不能误人子弟。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知识,确保头脑清醒、方向正确。同时,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基层教育实践,推动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其次,我们要在教书育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各方面,强化学习,勤于钻研,狠学基本功,练就真本事。再次,我们要以参加这次交流研讨会为契机,争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多看多思,多写多练,在教育新闻、教学论文等方面花心思、下苦工,争当基层教育战线的“笔杆子”,努力讲好“教育故事”,传播教育正能量。
三、永葆一种耐心,自觉坚守三尺讲台。作为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对教学工作没有耐心,是干不好的,也是干不长久的。因为,我们中学老师几乎天天跟学生在一起,读书、学习、做题、考试、阅卷、讲评等等,如此循环往复,时间一长,难免枯燥。其次,每个学生的天赋、素质、能力、悟性等有高低之分,学生之间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也有差别,这就导致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耐心,千万不能因为少数学生学习笨拙、屡教不会、屡试皆败而大发脾气,在言语上过激甚至在行为上过分,这样对学生、对自己、对学校,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更不能将自己对工作、家庭或社会的怨气撒在学生身上,让他们来当你的出气筒,这是不理智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另外,相比城区学校,乡村中学各方面条件有限,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要耐得住寂寞,要有长期坚持深耕教学一线的思想准备和实际坚守。
四、永葆一片爱心,真情呵护乡村学子。“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情暖学子,大爱无疆。在对学生有耐心的基础上,我们要像张桂梅、于漪、黄大年等前辈一样,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学生有爱心,始终在学习、生活、品德、家庭等方面关爱他(她)们。首先,在平时工作中,对班上学生各方面情况,我们要在心里“有本账”,以便因人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其次,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关爱学生落到实处。例如,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我们要大力表扬,不吝啬掌声;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要及时发现,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倾向、苗头,我们要及时提醒、教育、纠偏,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悉心教育学生,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更要通过学会并善于倾听、观察、指导、微笑、赞美等途径,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唯有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山村学生增强信心,爱上读书,轻松学习,顺利过考,早日成才。
五、永葆一线戒心,始终坚持清廉从教。律己不从严,吃亏在眼前。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务必要做到作风过硬。要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做到不碰纪律“红线”,不触规矩“高压线”,涵养过硬的纪律作风,做一个教坛上遵规守纪的老实人、明白人。另外,要做到品行良好。要坚持为人师表,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努力争做一个品德高尚、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青春正能量”。
(卢娟,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余堰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