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书声琅琅。10月21日上午9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安全宣教活动在武汉市第八十一中学拉开帷幕。江岸公安联合长建社区、禁毒中心共同走进校园,以“广播宣讲+现场互动”的双轨模式,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与禁毒安全教育课。
“同学们,校园不是法外之地,一时的冲动可能影响一生的轨迹……”活动伊始,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二七街派出所民警吴孟颖的声音通过校园广播系统传遍每一个教室。他以近期发生的校园结伙斗殴事件为切入点,用严肃而恳切的语调剖析校园暴力的法律后果。“14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会留下违法记录……”广播室内,民警字句铿锵;教室中,学生们凝神静听,笔尖沙沙记录着关键内容。针对网络世界的隐性风险,民警范瑞补充强调个人的信息保护,呼吁学生“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并贴心传授维权方法:“若遭遇侵害,请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求助或拨打110,注意留存证据,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
广播余音未落,教学楼前的禁毒宣传展台已人头攒动。仿真毒品模型、禁毒宣传手册、专业讲解员……丰富的形式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民警张慧手持一盒新型毒品模型,向围拢的学生们揭示其隐蔽性:“它们可能穿着奶茶、跳跳糖、‘电子烟’的‘迷彩外衣’,潜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俯身细看,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这么危险!”
禁毒中心工作者结合案例,揭露毒品常通过酒吧、KTV等禁入场所或“赠送”等手段扩散,并郑重提醒:“不进入未成年人禁入场所、不接收陌生人的可疑饮食、发现涉毒线索立即举报——这是守护青春的三道防线。”现场问答环节,学生们争相举手:“如果不小心误喝了可疑饮料该怎么办?”“‘电子烟’一定是毒品吗?”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在互动中深化了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
此次活动以“广播全覆盖+现场深互动”的模式,打通了理论警示与实景体验的壁垒。禁毒教育似春风化雨,共同织就校园安全的防护网。活动结束后,学生王同学感慨:“这次活动很有趣!我会牢记毒品和校园暴力的危害,保护好自己和同学们!”
(吴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