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安全,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开学周,通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了“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校园普法系列活动,,筑牢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防线。
中段小学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筑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防线,五里人民法庭走进马港镇中段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同学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哪些行为属于法律保护的隐私?”活动现场,法官助理何湘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并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以“身边事”讲“法律理”,用鲜活案例和童趣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中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知识,介绍虚拟网络中的法律问题、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教育引导同学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风车学校
通城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罗军走进大风车学校,以法治副校长身份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增强法治意识 抵制校园欺凌”的普法课堂,用法律护航青春成长。
罗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易懂的语言拆解校园欺凌的核心问题。从“什么是校园欺凌”入手,通过列举身体推搡、语言辱骂、社交孤立、网络造谣等欺凌行为,分析贴近校园生活的案例,让同学们清晰区分“玩笑”与“欺凌”的界限,明确哪些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被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该怎么办”“看到朋友欺负人该如何劝阻”……同学们积极提问,罗军耐心解答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城北初中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成型期,通城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黄炜洲聚焦“实用性”与“深度化”,结合专业知识与真实案例,为城北初中师生带来一场法治宣传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
本次课堂聚焦民法典与青少年的紧密联系,讲解了民法典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条款,并结合案例阐释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相关规定,明确网络言论边界,警示诋毁英烈的法律后果。围绕未成年人保护、远离毒品犯罪、防范网络诈骗风险等热点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打架斗殴”“校园霸凌”“网络贷款”“接触毒品”等行为的法律后果,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代价,在学生心中筑牢“法治防线”。
(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