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09:41:50 来源: 点击: 0
当前正值秸秆焚烧防控的重点时期,通山县紧盯“改善空气质量,守护一方蓝天”目标,聚焦聚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筑牢秸秆禁烧“防护墙”。
一、责任到位,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重点田块及重点人群”的四级包保责任制,构建党委总揽、政府主抓、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行秸秆禁烧“月调度、月通报”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各乡镇、各责任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并及时下发工作通报,目前已下发秸秆禁烧通报9期;每季召开一次秸秆禁烧联席会议,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同时,出台秸秆禁烧问责办法,全县上下形成了抓秸秆禁烧的高压态势。
二、宣传到位,营造人人有责浓氛围
线上利用网络、电视台、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公益宣传、宣传报道等信息40条,循环播放秸秆禁烧意义、禁烧要求及违法焚烧秸秆的危害后果,做到禁烧政策人人知晓;线下开展村民大会、屋场连心会、主题党日、秸秆禁烧主题班会等10余场,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和志愿者,入户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印发秸秆禁烧通告10000份,宣传标语40条,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秸秆禁烧规定,增强“不想烧、不能烧”的自觉意识,营造秸秆禁烧浓厚氛围。
三、管控到位,建立巡查监管常态化
调整充实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综合协调、巡查监管、综合利用、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追责问责6个工作专班,把秸秆禁烧责任落实到村、到田间地头、到具体人。划分大路、通羊、黄沙、南林、大畈等5个重点防范区,落实专班常态化巡查。县环委会和12个乡镇均成立巡查专班,247名驻村生态环境监管员每天下沉田间地头巡查督导,累计出动巡查人员3000人次,无人机飞行420余架次,巡查点位4000余个,共发现并整改秸秆焚烧火点或翻耕黑斑12个,总面积1220平方米。落实秸秆禁烧责任追究机制,对焚烧情节较轻的当事人,进行现场训诫或批评教育;对秸秆禁烧工作中领导不力、监管失职的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形成秸秆禁烧高压态势。
四、处置到位,确保综合利用资源化
制定水稻低茬收割作业监管工作方案和作业规程,成立农机作业监管工作专班,督促全县8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全部安装切割粉碎装置,并将水稻收割留茬高度控制在15厘米以下作为硬性要求,落实到田块和农户,推动水稻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消除焚烧秸秆根源。今年以来共还田面积达133700亩,还田秸秆达66850吨,低茬收割7万余亩(全县水稻约14万亩),综合利用率达93%。
(郭细军)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