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是人体重要的味觉器官,也是重要的辅助发音器官。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居然还有许多其他作用。比如——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在泌尿外科领域,复杂性长段输尿管狭窄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球囊扩张、小肠替代疗法、自体肾移植等传统治疗方法,要么术后易复发,要么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舌黏膜补片”技术取材方便,“补片”易存活,用来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自2020年年底,开展荆州首例腹腔镜下舌黏膜皮瓣移植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手术以来,至今已完成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小伙腰痛两年,多方求医无果
思想狭隘,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器官狭窄,则会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
38岁的林先生(化姓)没想到,折磨他多年的腰痛、肾积水、排尿困难等症状,竟是世界性难题——复杂性长段输尿管狭窄所致。
2019年12月,林先生时常感到左腰部疼痛,且排尿变少变细。到医院做肾脏彩超检查发现,其左肾积水,且左侧输尿管上段有3.5厘米狭窄。在医生的建议下,林先生最初接受了保守治疗,通过输尿管镜,用球囊扩张狭窄段输尿管。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输尿管再次狭窄。这一次,林先生选择的是输尿管镜下激光切开术,以此扩大输尿管管径。可是,激光操作不当,容易灼伤输尿管壁引起瘢痕,而瘢痕也会进一步导致输尿管狭窄。
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反复几次后,林先生感到治疗无望。这时,医生建议他:要么行肾脏造瘘术,引流尿液,保护肾功能,但需长期留置肾造瘘管,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要么切掉输尿管狭窄段,再用小肠代替;要么切下肾脏,移植到下腹部髂窝处,以缩短输尿管距离。
可这些方法创伤都很大,且远期并发症较多,被林先生拒绝了。
舌头当“补片”,巧解输尿管狭窄
听说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开展的“腹腔镜下舌黏膜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手术,能以最小创伤,解决“最长”难题,今年3月,林先生慕名前往。
经过检查,林先生符合手术指征。泌尿外科三病区副主任、输尿管狭窄亚专业负责人曾金敏决定为其施行该手术。
在麻醉下,曾金敏从林先生舌头底部侧面,游离出一段4厘米长的舌黏膜;再将输尿管狭窄部位纵向剖开,输尿管由圆柱状变成平面;然后将舌黏膜覆盖在输尿管狭窄部位进行修补;缝合后再进行灌注试验,没有漏液现象发生。手术圆满完成,用时6小时。
曾金敏说,输尿管狭窄手术以前多是开放术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基本上都是在腹腔镜下微创完成。林先生恢复很快,住院时间也很短,治疗费用也大大减少。
不切肠不移肾,舌黏膜优势多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上接肾脏,下连膀胱,主要功能是传输尿液。
炎症、结石、结核等因素,可导致输尿管狭窄。如今,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逐渐增多,这与医源性操作也有一定关系。当输尿管出现狭窄时,尿液排不下去,就会形成肾积水。久而久之,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损害生命健康。
曾金敏介绍,小于2厘米的输尿管狭窄,通常比较好治。如:输尿管镜下激光狭窄切开、输尿管球囊扩张等。还可切除输尿管狭窄段后,再进行端端吻合。
大于2厘米的输尿管狭窄,被称为长段输尿管狭窄。一直被视为泌尿外科领域国际性难题。
“对于长段输尿管狭窄,切除狭窄部分后,很难吻合。这时,需要用替代物将缺少部分连接起来。”曾金敏说,以前通常是截取一段小肠(也有用阑尾来代替的),然后和输尿管两端吻合。此外,还有自体肾移植方法,也就是先将自己的肾脏(狭窄输尿管一侧)切下,然后移植到下腹部髂窝,相当于给肾脏“搬个家”,以此缩短其与输尿管的距离。可上述方法,对患者创伤很大,且远期并发症较多。
临床研究发现,人体舌黏膜对修补尿道狭窄效果很好。近年来,国内外少数专家开始研究舌黏膜补片技术用于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
据悉,荆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是湖北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疗技术水平处于全省前列。近年来,在泌尿外科主任周家杰的指导下,泌尿外科三病区主任廖义翔、副主任曾金敏集中攻关,与北京、武汉等地的全国多所医院共同开展研究,在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方面取得突破。下一步,该科将继续以微创化、无创化为目标,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朱飞 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