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州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情况下,一些风险隐患仍然交织叠加,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如何做好当前的平安稳定工作,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4月29日,记者在黄州区平安稳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黄州区通过“四个闭环”“三个立足”“三个突出”“三个强化”,把平安稳定工作筑牢在百姓身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情报主导,“四个闭环”推动平安建设提档升级
社会平安稳定是公安机关一家的责任吗?
会议指出,党政要主导主责,构建全区统筹“大闭环”。黄州区委平安办牵头全面抓,通过“情指勤舆”一体化,做实“平安办+12个专项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公安主推、部门主管的社会治理模式。要形成工作合力,构建部门互通“中闭环”。社会治理成员单位要根据要求细化措施,建立清单,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见效。要做优实战系统,构建公安联动“小闭环”。通过“情指勤舆”一体化新警务,贯通分局、派出所、警务室三级指挥渠道,实现指令一键推送、风险一网联处、质效一屏展示。要日清日结,构建村社常态“微闭环”。乡镇街道要督促辖区各村、社区建立以“日排查、日研判、日报告、快化解、快处置”为主要内容的风险隐患闭环处置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最小单元走深走实。
源头防范,“三个立足”推动平安稳定落地见效
隐患在哪里?如何排除?
会议强调,要立足于“找窟窿”。黄州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单位要做实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要善于发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驻村辅警群体的“三熟”优势(人熟、地熟、情况熟),动员他们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中来,形成整体合力。立足于“堵窟窿”。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任务,对本地本行业找出来的“窟窿”隐患,做好核查、清洗、补充、列管工作,确保及时堵住漏洞。对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定期开展治安检查,督促隐患整改,全面排查“黄赌毒”线索,凡是多次被举报不核查、又被上级发现的,要问责辖区分管治安领导。立足于“防透风”。以“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为目标,以治安集中清查行动为抓手,严打“黄赌毒”违法犯罪,铲除滋生土壤,净化社会风气。以“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为依托,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发现在早、调处在小。落实“三级联调”、“律师驻所”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实现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打促防,“三个突出”推动平安稳定持续向好
打出威风保民安。
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攻坚。统筹开展公安机关“剥茧”“断流”“云端”“净边”“猎狐”“昆仑”“团圆”、长江大保护等系列专项行动,推进电诈治理、命案攻坚、缉枪治爆、禁毒整治、扫黑除恶、扫黄打赌、打击制售假劣药、打击非法采砂、打击传统“盗抢骗”等重点攻坚,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整治,找准切口,因时因地因势调整打击重点,确保取得实效。突出综合整治。对涉诈、涉毒、非法采砂等地域性、区域性突出问题,充分依托联席会议机制,用好通报排名、约谈警示、挂牌整治、追责问责等措施,力争实现电诈案件“双降双升”。全面摧毁黄州区贩毒网络,斩断境外贩毒通道,筑牢外溢防线。
长效机制,“三个强化”压实平安稳定责任链条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绝非一日之功。
会议强调,要强化组织保障。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履行平安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预防和化解本部门、本系统、本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职责,制定本级落实方案,细化具体措施,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进度要求,拧紧抓落实责任链条,确保各项部署落实落地。强化督导考评。将市域社会治理试点、“情指勤舆”一体化等专项行动纳入平安建设重点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强化跟踪问效。区委政法委对预警的突出矛盾隐患进行跟踪管理,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重大事件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时予以追责;对社会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依纪依规交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何国顺 熊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