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引领莘莘学子,涵养阳光人格,培养阳光人性,滋养阳光人生,黄冈市外国语学校2015年开办“朝阳班”。“朝阳班”是一个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班集体,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定额48人;实行六导师制,每一位科任老师都是副班主任,都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导师,以阳光般的温暖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子,使其珍惜光阴,勤学奋进,崇德向善,修身立德,从而全面发展,成就自我。
丹心育栋梁,朝阳鸣凤来!朝阳是一种年轻的心态,是一种向上的信仰,更是一种成长的力量。这里选取的10名“朝阳”师生,只是黄冈外校优秀师生的杰出代表,他们将迎着“朝阳”,成就梦想,做最好的自己。
汤瑜:愿倾丹心育英才 不妨青丝变白发
人生格言: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在年级,老师们都叫他“汤头”,因为他是年级组长,是年级的主心骨;在班上,同学们也都喊他“汤头”,因为他是班主任,是同学们的“大哥”。
“汤头”,本名汤瑜,生物高级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从教18年,他担任班主任16年,担任年级组长13年。对于年级管理,汤瑜说,年级组长不是官,这个“头”是带头的“头”。
作为生物老师,汤瑜的课倍受学生欢迎;作为班主任,汤瑜所带班级总是名列前茅。他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最后离开办公室。一有空,不是找学生谈心,就是带着值日老师楼上楼下巡视。在2016年学校艺术节上,年级老师自编自演的《汤头带我去巡班》火遍校园。
“汤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班主任。高一的时候,我家孩子很懒散,早自习不起床,汤老师几次到家里来接孩子上学。如果不是汤老师的坚持,我们家长都放弃了。”回忆高中三年生活,骆甘霖同学的家长心里满是感激。
“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别的诀窍,就是软磨硬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别看汤头发起脾气来山呼海啸,其实他有一颗细腻的心。”班长易成松说,“每个月汤老师都会给我们过集体生日,还会自掏腰包请当月过生日的同学聚餐。”
“汤瑜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很善于调动学生,所以他的班班风好,容易出成绩,他班的课带得舒服。”任课老师们这样评价。
40刚出头的汤瑜,头发白得很厉害,认识他的人都说那是为学生熬白的。他总是乐呵呵地说:“要真是为学生熬白的,值!”
王盛桥:严师培育高徒 匠心点燃梦想
人生格言: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严师出高徒”,用这五个字来诠释王盛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最为贴切。
“师”“严”在严于律己。他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质量高,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始终保持领先。他曾多年担任英语教研组长,所带的青年教师团队参加黄冈市及湖北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市级乃至省级一等奖。从事班主任工作20多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他恪尽职守,一丝不苟,把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忠诚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师”“严”在严格教育。他是家长,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思想、心理、健康、理想,他给予全方位关注、关心。他又是良师,作为一名班主任,严谨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位学生,发掘每一位学生闪光点,来自于他最独到的眼光和最独特的匠心。
“徒”“高”在最高质量。担任班主任23年,他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有的考入了梦想的最高学府,2016届学生陈施骞和宋若芯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有的考入了心仪的理想大学,2013届学生唐蓓考取了四川大学,2019届学生齐秀文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王家慧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徒”“高”在最高理想。“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是他所带班级学生的最大特点。他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的梦想,激励学生保持最高昂的志气,从他的班级走出来的青少年,都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披荆斩棘的锐气,初生牛犊的霸气,并成就了成长的底气。
“严师出高徒”,他不仅完成了传道授业的师者责任,更用职业匠心点燃青少年梦想。
夏智文:立德树人 坚守奉献
人生格言:治教育人,先修己身。
工作20年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奉献,努力争做一名优秀老师。这是黄冈市外国语学校教师夏智文的生动写照。
“2019年9月,他承担了高一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和一个理科班班主任工作,工作任务重,强度大,他每天满负荷运转,但是他勤勤恳恳,不因课多而懈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关爱每一位学生,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高三年级副主任孙浩说。
夏智文是同事们公认的“学习型教师”,他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他不仅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还找来全国各地的物理新模型和各种典型物理模型来充实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每天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围在夏老师身边探讨物理问题的学生。
“夏老师经常找我们谈话,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他不是特地把我们叫到办公室去,而是采用课后“偶遇”的形式来进行沟通交流,让我们在一种更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他沟通交流。”学生范祈伟说道,“我们都特别期待与夏老师偶遇,和夏老师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
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表彰大会上,他以《扬帆起航,为梦想拼搏》为题,为全体高三学子分享了自己的几个小故事,激励同学们要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学生居宜说:“夏老师的那场讲座,特别鼓舞人心,会后,我们还专门找夏老师继续探讨成功的奥秘,交流心中的想法,受益匪浅。”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没有沾沾自喜,有的是更多的冷静与思考。他清醒地知道,在教育的长河中,自己仅仅只是掀动几朵小浪花,与“卷起千堆雪”还相差很远,他将用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恒心,继续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周春明:深耕课堂 亦师亦父
人生格言:认真做事,低调做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01年,一位青年教师走上讲台,他目光坚定,板书一丝不苟,立志做一名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如今,青年已经实现了梦想,成长为黄冈市外国语学校一名深受学生尊敬爱戴的好老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周春民从未停下对教学能力的追求。“数离形时难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教室里一声声精练的语言,正是他用简洁易懂的方法为同学们打开真理的大门。简明扼要的话语,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自身过硬的教学能力,让每一个听过他课的人如痴如醉,为之拍手叫绝。他精雕细琢的每一堂课,为学生驶入理想学府策马扬鞭。
好老师的标准,不仅仅是带出一届届高分学生,更要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沉浸式的教书育人。后进生小李说:“感谢周老师,如果没有他,我早就滑进了深渊,他是我黑暗中的曙光。”小李曾是一名多次逃课、不交作业的后进生。周老师看着小李不断下滑的成绩,急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多次找小李过问此事,但小李不以为然。在一次次的谈话中,小李逐渐放下心防。原来,小李父母离异,母亲对他不甚关心,失去了动力的小李日渐消沉,拼命在球场和游戏上找寻一点安慰。他弄清其中原委后,就用自身行动去感化小李。下雨时,他多留一会儿,只为送小李回家;小李逃课时,他并未斥责,而是邀请他一起打球散心;高考前,接小李到家中,同吃同住给他打气,帮他渡过心理难关。如今,小李已顺利踏进大学校园。离别前,他给了恩师一个深深的拥抱,几度哽咽,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
付汇娟:师爱无声 师恩有恒
人生格言:人生在勤,不索收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黄冈市外国语学校教师付汇娟就是这样用无声的爱去关爱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2016届日语班毕业生刑靖,现就读中国医科大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她说:“何其有幸,我遇到了付老师,正是付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我才能从泥潭中爬出来。”
“我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于是选择了学习日语。起初,我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外语的天赋,自暴自弃,但付老师一直没有放弃像我这样的后进生。课下时常,她找我们询问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利用午休等课外时间给我们讲解知识点,并结合学情布置课后作业。在付老师锲而不舍的坚持下,我们体会到分层教学带来的成就感,班上的后进生越来越少。我的日语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在高中阶段先后取得了JLPT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N3、N2合格证书。2016年,我高考日语取得了138分的好成绩。”刑靖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与付老师之间那些刻骨铭心的点滴。
虽然已从外校毕业6年了,但这份师生情并没有画上休止符。“付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份师生情、朋友情将一直伴随着我们。”2022年,刑靖研究生复试的成绩公布了,她第一时间和付老师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生刘菲今年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回忆起三年的点点滴滴,最让她难忘的便是2021年元旦新年时,同学们一起在付老师家包饺子,吃团圆饭。热腾腾的饺子,不仅温暖了刘菲的味蕾,更温暖了她的心。刘菲说:“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像付老师这样的人,将温暖和关爱传递给别人。”
黎昕:科研引路 爱生如子
人生格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班主任,除去课堂教育,也需要陪伴与坚守。朝六晚十不夸张,以校为家是常态。这是教师黎昕的工作日常。
他始终坚持努力,不让自己在教学中留下遗憾,他认为“教学”应该为“学教”,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再由老师适当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他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大量教学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用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持以“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学理想。
每天早晨6:30之前,他到达教室,然后督促学生完成早自习任务以及帮助科任老师检查作业情况,中午12:20进班陪伴学生整理知识要点并有针对性的找学生谈话,13:20在教室和学生一起开始午休,晚上10:00到寝室了解住读生的睡眠状态和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一天的工作,他虽然觉得有些单调疲惫,一直将陪伴学生成长作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
在学生管理上,他的班主任工作大致从尖子生的培养、中等生的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三个方面展开。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设法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有了缺点,也以欣赏的眼光去包容他,想方设法点燃起他们心中自信的火焰。他注重培养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的班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信任班集体的民主管理决策机制。
汪鹏:老师的好助手 同学的好伙伴
人生格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汪鹏,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7)班副班长,他目标明确,坚韧执着,踏实勤勉,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屡次获得奖学金,并荣获“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犹记得那晚,当他从校长杨正威手中接过“新时代好少年”荣誉证书的时候,紧张、高兴、激动等多种情绪一时涌上心头。汪鹏说:“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对我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我要刻苦钻研,不断求索,用奋斗丰盈青春;我要以身作则,关爱同学做老师们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课堂上,总能看到他挺拔端正的身姿;作业本里,总能看到他工工整整的书写;下课时,总能看到他认真思考的神情……寒来暑往,他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将志诚志毅外化于行,用勤奋、友善、书写青春诗行。
他酷爱阅读,每天都挤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几年来,他已写了好几本读书笔记和日记了。广泛的阅读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培养了他良好的道德情操。
即将离开外校,汪鹏的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激。他说:“是黄冈外校培养了我,成就了我,祝外校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福全体高三学子在高考中能手握星辉,执笔为剑,高考大捷。”
王熠:目标坚定 矢志前行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酬勤,从来不曾亏待过努力的学子。或许校园里的石子小径,每一道台阶,都记载着他勤背单词的身影;或许层楼旁的走廊里,每一个停靠处,都有他朗朗的读书声。或许走在人群中,他不是最亮眼的那个,但是他在学习上所做的努力,却足够耀示同级。
他,就是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3)班学生王熠。从进校时的排位200多名到现在的年级前20名,王熠同学一直目标坚定,矢志前行。
学习上,他勤于思考,细抓每一个知识点,每天留出时间来归纳总结,在三轮复习中,不断刷题,不断复盘,直至形成思想记忆,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轻轻一点,关卡处迎刃而解,他似乎不知疲倦。他的座右铭是:“疲惫不是我停止努力的借口,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会反思自我,把失败转化为我进步的助力剂”。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课堂外,他曾遇见过挫折,一次考试,物理发挥失常。班主任周老师观察到他情绪低落,在纸上列出他历来的阶段考试成绩,主动找他谈话:“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次失误代表不了什么,你瞧瞧,这个曲线表格是你成绩攀升的证明,相信自己,你能行。”王熠攥紧那张表格,目光坚定。
从此以后,他都会主动留在班上多学习40分钟,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刘淼:勤学好问 慎思笃行
人生格言:任铁任金,定有可穿之砚;日削月磨,从无不锐之针。
“大道如砥,踏歌而行,外校生活不过短短三载,却给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刻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迹。”这是黄冈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班学生刘淼笔记本扉页上的一段话。
刘淼,高三(1)班历史课代表,她勤学好问,踏实肯钻和绝不罢休的韧劲,才成就了她的如今。
她从小对阅读感兴趣,丰富的阅读量给予她广阔的视野,在学习文史哲方面,经常可以贯通古今,相互融汇。她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增加了她的国际素养,面对考试时的新名词、新热点,也可以做出最快的反应和判断。
她也有弱势的学科——英语,从高一的70、80分到如今的110多分,其中艰难,数不胜数。但对于学习英语,她始终满怀热血和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她积极向老师请教,把自己的作文一次次交予老师批改,从原来满篇的圆圈与大叉,到后来少数的细节错误,都是坚韧和执着带给她的奖励。在学习方法上,不断借鉴,不断向同学请教。一个个单词的积累,一句句语法的记录,一篇篇美文的背诵,直到她发觉考试中熟悉的文本和句式,她知道,面对英语,她胜了。
毕申宇:宝藏女孩 踏实勤奋
人生格言:铁杵亦可成针,滴水尚能穿石。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毕申宇是一位话不太多但很踏实的同学,英语课堂上,她的发言常常让人耳目一新。她的英语成绩常是名列前茅,问起学习诀窍时她只是淡淡地说:要多记单词。这大概是谁都知道的方法,但稍稍观察便能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陌生的单词她常能立马翻译出来。“铁杵亦可成针,滴水尚能穿石”,记20个单词不难,但坚持每天记20个单词却不容易,而她已经坚持了快三年。
她的总体成绩平平,可她也从未就此想过放弃。因为理科不太好,所以每次看到她都是在做理科题目,每当成绩没达到自己预期时,她也很少会怨天尤人,因为她知道:如果觉得不幸运,那一定是没有足够努力。
在短暂的低谷后,她又能立马重振旗鼓,再次扎身于茫茫题海。在高三这个关键的时期,遇到瓶颈能不退缩、不放弃,这种状态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相信,即使现在起色不大,有这种行动的劲头在,她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兰心 张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