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张国庆 熊杜 )7月29日,经历破产重整的大冶市旺成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迎来历史性的时刻——年产40万吨铸造高炉技改升级项目点火投产仪式在灵成工业园区隆重举行。它标志着曾深陷债务危机濒临破产的旺成公司通过重整实现蜕变,开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大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林,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等到场指导。仪式由灵乡镇党委书记陈春娥主持,28家市直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及部分职工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振奋人心时刻。
“今天这团火,点燃的不仅是高炉的火焰,更是我们各方力量不将就、不退缩,永不言弃、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投资人翊通铸业公司负责人在致辞中感慨万分。
旺成公司于2016年1月15日注册成立,主营金属新材料研发、汽车零部件加工及金属铸造等业务。近年来,因经营不善及外部宏观经济变化等多重不利因素综合影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负债总额7.2亿余元,于2022年10月停业。2023年5月15日,大冶法院依据旺成公司申请,依法裁定受理旺成公司破产重整。
经审计评估,旺成公司自有资产价值约3000万元,均附着于租赁的铸造高炉系统,若无铸造高炉为主体,其资产无实际使用价值,如破产清算,402名职工的权益无法保障,债权人能兑现的权益为零。如能招募到投资人,注入新的资金,完成高炉收购,对高炉进行改造维修,能够保留企业核心资产和生产能力。旺成公司通过重整能够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
“重整的核心意义在于挽救困境企业,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通过重整程序帮助企业恢复运营能力,既能避免破产清算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失业问题,又能保障债权人权益,实现多方共赢。”大冶法院破产团队负责人郭刚说。
面对高炉产权抵押、设备设施老化、投资人缺乏信心等难题,大冶市政府成立旺成公司破产重整工作专班,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重整相关工作。大冶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联合灵乡镇政府举办重整企业资产推介会,多次赴外省招商,引入优质企业参与重整投资。同时,推进“执破融合”机制,采用“重整+招商”模式,促成投资人通过京东司法拍卖平台以4638万元竞得重整核心设备铸造高炉系统,解决了生产要素权属问题,消除了投资风险,投资人投入8000万元完成高炉系统技改升级,为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后,普通债权组表决没有通过重整计划草案,重整计划陷入僵局。为提高重整效率,助力企业早日重回正轨,经大冶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裁定批准旺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根据重整计划,旺成公司职工债权全额清偿,402名职工妥善安置,普通债权按债权额得以有效清偿。
“该项目补齐了灵乡精密铸造产业链短板。”据灵乡镇副镇长卢建良介绍,焕新后的旺成公司将采用短流程连铸工艺,能耗降低18%,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
“作为黄石市经济增长点项目、大冶市十大工业振兴项目,该项目投产打通了灵成工业园铸造行业上下游供应链,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下游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冲刺千亿市’注入强心剂!”仪式后,张林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法院、经信局、投资人等围绕旺成公司后期复工复产、转型升级等展开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旺成重整案例彰显了“府院联动”机制在破产重整中的示范价值,为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大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