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7:26:17 来源: 点击: 0
数字浪潮奔涌而至,检察工作如何与时俱进?赤壁市检察院深刻把握数字检察战略的重大意义,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以模型竞赛为重要抓手,以实践应用为根本目的,推动法律监督模式现代化转型。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提档升级
赤壁市检察院坚持高位统筹,成立检察长担任组长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检察长牵头抓总、部门协同联动、骨干攻坚落实”的工作体系,建立“周汇报、周督办”工作模式,由检察长对重点工作、难点问题进行督办,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2025年2月,赤壁市检察院运用“民事支持起诉数字监督模型”办理“陈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支持起诉案”等13件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点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竞赛“民事支持起诉”二级场景。截至2025年9月30日,赤壁市检察院已完成20个一级场景全覆盖,点亮二级场景13个,重点监督点43个,非重点监督点16个,应用法律监督模型81个,依托模型办理涉数字案件355件,有效提升了法律监督的精准性与高效性。运用16个法律监督模型,办理“两项监督”案件 213件,推动“两项监督”工作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监督质效得到明显提升。
2025年3月,赤壁市检察院自主研发的“线索银行”平台在赤壁、嘉鱼两地部署使用。传统模式下“条块分割、多头受理”的问题制约监督效能,该平台以全周期管理思维,打通线索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流程闭环,通过线索收集、智能标注、规范处置、督办跟踪,保障每条线索及时有效处理。线索库的建设应用,改变了以往线索管理分散、处理效率低的情况,为法律监督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与技术支撑。当前线索库已在咸宁市院领导下完成升级,在全市范围内投入应用。
截至2025年9月30日,线索库共录入线索2057条,处置线索2042条,其中成案线索717条,无可查性线索1325条,办理数字检察案件355件。
搭建平台,凝聚共识,“数智赤检沙龙”激发创新活力
为营造浓厚数字检察氛围,培育干警数字思维与素养,赤壁市检察院创设“数智赤检沙龙”交流平台,构建“业务 + 技术”联动机制和“两周一沙龙”的运行模式,聚焦数字检察前沿理论、先进技术应用、智能体构建方法、典型案例实践经验等核心主题,推动业务需求与技术支撑的精准对接,鼓励业务部门在活动中直面工作痛点、提出数字化需求,技术部门同步提供专业支撑与解决方案,推动“业务+技术”协同发力、联合攻关。
2025年8月14日,赤壁市检察院开展“数智赤检·智能体成果分享汇”,通过观看前沿技术专题视频、智能体成果分享、智能体搭建“痛点诊疗”等环节展开了一场数智建设辅助办案的深度探索。截至目前,共开展相关成果分享、案例研讨、办案故事讲述、辩论赛等十余次,通过常态化、沉浸式研讨,有效帮助干警及时掌握数字检察领域最新动态,显著拓宽了数字视野,打破业务与技术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业务提出需求、技术赋能解决”的良性循环,推动数字技术与检察业务在办案实践中深度融合。
技术探索、品牌融合,双线发力推进数字检察建设
赤壁市检察院在数字检察建设中双线发力,既探索前沿技术提升办案效能,又以数字赋能品牌亮度。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赤壁市检察院依托Dify平台积极探索法律监督智能体的搭建与应用,组织技术骨干与业务能手成立“赤检星火小分队”,系统学习大模型、智能体等前沿技术概念,深入研究其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践路径。目前,赤壁市检察院已搭建智能体23个,办理数智案件95件,其中“看守所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智能体”“公安侦查终结移送起诉违法未告知辩护律师智能体”被咸宁市检察院评为优秀智能体;作为试点院参与省院智能化建设项目开设赌场罪规则梳理工作。
2025年6月,赤壁市检察院通过搭建督促征收环境保护税智能体锁定3家企业疑似未依法缴纳环境税监督线索,移送至赤心检察团队,办理“(涉数字+涉营商)赤壁市税务局对辖区企业未依法缴纳环保税未全面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等2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赤壁市检察院紧紧围绕“数字赋能”与“品牌引领”双轮驱动战略,将数字检察注入“赤心检察”品牌建设全过程。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及智能体进行数据碰撞,精准锁定“未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已安装但无法正常使用”“二次供水”“环境税”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线索,为“赤心团队”聚焦民生安全、主动发现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数字检察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的长期过程。从模型应用到线索管理,从技术培训到品牌培育,赤壁市检察院正在构建完整的数字检察生态系统。未来,赤壁市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数字检察建设,以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用智慧检务提升办案质效。
(曾朵墁)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