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6:59:1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本是血脉相连的至亲叔侄,却因建房纠纷挥拳相向,致人轻伤。是简单“一诉了之”,还是寻求更深层次的化解?近日,通山县人民检察院用一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公开听证,借“六尺巷”的千古佳话,成功解开了叔侄三人的心结,让破碎的亲情得以弥合。
孟某丙、孟某清与孟某涛是亲叔侄关系。本该和睦的一家人,却因建房问题起了争执。冲突中,情绪激动的孟某丙、孟某清挥拳打向侄子孟某涛,致其头部受伤,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案件随后由公安机关移送至通山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仔细审阅案卷后,意识到这绝非一起简单的伤害案件。拳头打伤的不仅是身体,更是血脉亲情。如果机械地走起诉程序,固然能惩罚犯罪,但叔侄三人乃至整个大家庭的关系可能就此破裂,埋下更深的隐患。
如何才能真正“案结事了人和”?通山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将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作为首要目标。近日,该院在县综治中心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了人民监督员、律师和侦查机关代表共同参与。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听证会上,检察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巧妙地以“六尺巷”的典故为引,与三人共话亲情伦理。并结合案情,深入浅出地阐释“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引导双方回顾血脉亲情,反思冲动带来的伤害。真挚的话语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也让孟某丙、孟某清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流露出深深的懊悔。侄子孟某涛的态度也逐渐软化。
“本案事实清楚,但情节较轻,且具有亲属关系特殊情节。对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既严格依法,更能有效化解家庭矛盾,修复受损的亲情,促进社会和谐。我们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意见。”经过充分评议,听证员们给出了明确的支持意见。
会后,通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孟某丙、孟某清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进行了公开宣告送达。接过不起诉决定书时,孟某丙、孟某清感慨万分:“感谢检察院!给我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也保住了我们这个家!”侄子孟某涛也表示愿意放下芥蒂。至此,因建房纠纷挥起的拳头终于放下,叔侄间一度断裂的情感纽带被重新连接。
“这类因建房、土地等引发的亲属间纠纷,在农村并不少见。事情看似不大,但处理不好,小矛盾可能演变成大隐患,甚至代代结怨。我们办理此类案件,绝不能止于程序了结,更要站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高度,用心用情做好矛盾化解的‘后半篇文章’,既解法结,更解心结。”承办检察官深有感触地说。
(舒文琪、阮晖)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