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让"纸上权利"变"真金白银":温情调解破僵局 十年劳务费纠纷终化解
2025-07-28 17:56:22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钱收到了!真是没想到,十年了,这笔钱还能追回来!”收到1万元转账的那一刻,T某在电话里声音发颤。这起因证据不足险些陷入僵局的劳务合同纠纷,最终在法院的温情调解下圆满落幕——被告J某自愿履行向原告T某支付1万元劳务费的义务,司法的温度让僵持多年的矛盾有了暖心结局。
       十年积怨:一张欠条难证的劳务费
       2013年,T某受J某委托提供勘探施工劳务,T某按约定完成全部施工工作后,J某却迟迟未支付劳务费。多年催讨无果后,T某拿着仅有的零星证据诉至法院,主张自己应得的报酬。
       审理过程中,难题浮出水面:T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充分支撑其诉求。更让承办团队犯难的是,被告J某早已失联,案件一度陷入"原告举证难、被告找不到"的双重僵局。
       破之路:从"找到人"到"解开结"
      承办团队没有简单以"证据不足"结案,而是启动"找人+调解"双轨工作。经多方打听、反复核实,终于辗转获取到J某的联系方式,联系上失联的被告,为后续调解打开了突破口。考虑到案件涉及当事人实际劳务付出,若简单以证据不足进行裁判,可能无法真正化解双方矛盾,反而容易激化对立情绪。
       为此,承办团队成员没有急着谈钱,而是先聊"劳务不易",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以及上门等方式,从法律规定、情理道义等多个角度释法明理,引导J某换位思考,理解T某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的付出与期待。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J某最终同意支付1万元劳务费,T某也对这一结果表示认可。
       案结事了:从"签协议"到"钱到账"
       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后,承办团队成员为确保款项落到实处,持续跟进,在约定支付日前特意通过微信提醒J某履行义务,J某也按调解协议约定的时间支付劳务费。当T某“钱已收到”时,这场从“找得到人”到“解得了纷”再到“履得了约”的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这起案件的化解,既守住了"以事实为依据"的法律底线,又用"换位思考"的温情打破了对立,更体现了人民法院在处理纠纷时“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理念,通过柔性手段化解矛盾,让司法为民的温度直抵人心。
            (熊子惠)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