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郧西检察:司法救助暖人心 化解矛盾显温情
2025-06-27 17:43:59 来源: 点击: 0
       “谢谢检察官帮忙争取救助金,解决了我们的困难,现在我妈的骨折已经逐渐恢复了,病情也稳定不少,谢谢你们!”2025年6月4日,郧西县检察院对司法救助对象潘某的情况进行回访时,潘某儿媳赵某连连道谢。此前郧西县检察院以“听证+救助”化法结、解心结、纾困难,切实化解黎、潘两家矛盾,将“检察温度”传递进百姓心田。
       邻里矛盾酿苦果,各执一词引纠纷。2023年秋,七旬老人黎某与患有二级精神残疾的潘某因琐事产生争执,并发生互殴,事后双方认为伤情并无大碍,并未及时就医或报警。13天后潘某被确诊左肱骨粉碎性骨折、左尺骨多发骨折,经鉴定伤情为轻伤一级。因案件证据不足、致伤原因不明,2024年10月,郧西县检察院依法对黎某作出了存疑不起诉决定。
      然而“案结”尚未“事了”。潘某后续治疗的2万余元医疗费让这个困难家庭雪上加霜。潘某认为黎某的殴打导致受伤,应当赔偿医疗费用,而黎某则认为潘某受伤与之前的相互厮打没有直接关系而拒绝赔偿,两家矛盾一直未能得到妥善化解。2024年11月,潘某儿媳赵某含泪来到郧西县检察院向检察官诉苦:“明明黎某打架伤了人,为什么不道歉也不赔偿?我们的医疗费也没有着落!”
      领导包案解心结,多措并举防风险。面对激化的邻里矛盾,郧西县检察院迅速启动“一体履职+领导包案”机制。分管副检察长接访后,第一时间成立由员额检察官、控申干警组成的矛盾化解专班,对案件证据进行“全面复盘”,同时制定矛盾化解预案。
      2024年12月,专班成员深入案发地走访调查发现,两位古稀老人原是和睦的街坊邻里,却因多次“鸡毛蒜皮”引发口角,久而久之小矛盾不断、积怨反目。受害人潘某家中经济困难,其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全家正为潘某的后续治疗费用发愁。而黎某家中收入也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无力赔偿损失。
      上门听证释法理,冤家宜解不宜结。为化解“法结”与“心结”,2025年1月初,该院组织开展“家门口听证会”,在双方当事人居住地村委会,检察官、办案民警及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围坐一圈,潘某家属激动陈述诉求,黎某申辩自身困境。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明存疑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又从“六尺巷”典故谈到邻里互助传统美德,并结合村情民意提出调解建议。经过多方沟通协作,潘某家属最终认可了检察机关的处理结果。
      考虑到潘某面临的实际治疗困难,检察官及时宣讲了司法救助政策。当得知可以申请司法救助金时,潘某家属眼含泪光:“谢谢你们帮我们想办法解决困难!”
      司法救助救急难,多方联动显温情。听证会结束后,该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于2025年2月联合公安部门为潘某争取到1.5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考虑到潘某的精神疾病需持续治疗,检察官主动联系县残联、民政部门,帮助其申报残疾补贴,并协调联系精神病院为潘某提供治疗建议和方案。目前,潘某伤情已稳定恢复,黎、潘两家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践行枫桥经验,书写为民答卷。郧西县检察院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预防+化解+帮扶”全链条机制,将矛盾吸附在本地、化解在萌芽,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努力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牛仁和)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