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美)“以前河水发臭,我们住在河边的都不敢开门开窗。现在好了,养猪场在检察院的监督下处理好了污染难题,河里的水又清了,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城关镇明清村一村民对回访的检察官说。
日前,竹山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畅通河源管护“最后一公里”巡查活动时。一场雨过后,水位上涨,缓缓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水。而9个月前,这里的河水发黑发臭,惹得当地村民抱怨连连。这是该院在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我管’促‘都管’,运用法治手段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去年11月,竹山县检察院邀请竹山县水利和湖泊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线索调查中发现,城关镇某辖区项某某养猪场产生的污水经过管道直排河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遂依法展开了调查,通过对项某某进行询问、调取相关书证、现场实地勘验等方式,明确污水直排事实。2022年11月8日、14日分别对基层政府、3个相关行政单立案并发出磋商函,针对养猪场污水直排污染环境整改方案进行磋商。
为进一步厘清事实,竹山县检察院与特邀检察官助理多次走访项某某养猪场现场调查污水直排进河流情况,特邀检察官助理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对河流造成的危害及提出一系列的整改建议。
接到检察建议后,竹山县城关镇、明清村、水利、环保、住建、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召开现场会,商讨解决养猪场废水收集处理问题。今年年初,养猪场增加了一个容量为40吨的大型铁罐,通过铺设管道,对养猪场产生的废水全部收集,添加一个3吨的储存罐和水泵,定期对铁罐里发酵后的废水进行封闭式的转运。发酵过后的猪场废水,老百姓用来种菜、种地,基本上(储存罐)都没有满过。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分开,加大污水清运力度,彻底解决污水直排进河流的问题。
“竹山县检察院在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我管’促‘都管’,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为堵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贡献检察力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河湖长+检察长、部门磋商、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等机制,发挥多方合力,全面形成监督共治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侯小丽介绍。
编后语:
公益诉讼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以案件办理推动社会治理,是捍卫公共利益、提升社会效能的有效途径。养殖污染治理问题,在多部门监管职能交叉情况下,行政机关可充分依托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推形成共治合力。本案,竹山县检察院在发现件线索后,迅速厘清行政机关监管责任,通过诉前程序有针对性的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引导养殖专业户科学养殖,为水源保护区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该案的成功办理,也是竹山县检察院践行“检察蓝”守护“生态绿”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