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张国庆 )2月7日,大冶法院联合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开展商事纠纷调解,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此举标志着大冶法院“1+N”柔性多元解纷模式第8家调解组织正式入驻。
揭牌仪式上,大冶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柯劲松与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理事长毛进军为工作室揭牌,双方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
随后,召开首次商事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座谈会。会上,柯劲松致辞,对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入驻大冶法院表示热烈欢迎,对工作室正式揭牌表示祝贺,希望双方强化合作,共同蓄力,努力将“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打造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平台、新品牌、新导向,为大冶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做出应有贡献!
毛进军介绍了调解中心在商事仲裁、在线调解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以及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有关举措。双方就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要求等事项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努力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推进创新线上调解模式、加强交流协作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据悉,工作室的设立整合了法院法律适用的权威优势和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专业、实践优势,为企业提供柔性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纠纷解决新路径,促进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工作室初步组建商事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立商事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的纠纷化解体系,指定专人从事诉调对接工作,同时开展线上、线下调解工作。调解范围主要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建筑工程、银行借贷、侵权、合同等民商事纠纷等领域。
此次战略合作是大冶法院推进“1+N”诉源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将为大冶法院注入更强有力的调解力量和调解队伍,对促进大冶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建立便利、快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是武汉市专业的国际商事纠纷调解组织。调解员大部分选自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组成人员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界领袖、行业专家、法律专家、仲裁员、社会贤达、心理咨询师等各界人士。根据“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数据统计,该调解中心现有认证调解员79名,已认证法院18家。调解中心累计受理案件6911件,其中法院诉前诉中委派(托)案件6400多件,自主立案500多件,调解成功1200多件。
活动由大冶法院审判委员会专委陈红主持,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立案庭相关干警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