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黄梅县县委书记刘欲晓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县检察院党组工作情况汇报。黄梅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饶志东代表院党组汇报了2022年检察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打算。
饶志东表示2022年以来,该院党组在县委和上级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忠诚履职、锐意进取,为服务保障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黄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政治引领聚合力、固堡垒,铸牢对党忠诚思想根基
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检察工作,严格执行报告工作制度,6次向县委专题报告党组及检察工作。积极参与全县平安、法治工作,狠抓各项部署贯彻落实。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班子成员自学等多种形式48次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关示范点创建,深入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和“一案一评议”等活动,以“党旗红”领航“检察蓝”,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检察工作始终与县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高质量完成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污染治理、禁渔禁捕、洁城行动、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
二、能动履职促发展、惠民生,全力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倾力维护安全稳定,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11人,提起公诉351人,积极参与八大领域整治,发出11份检察建议,促进行业治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各类企业的平等保护,依法不捕8人,变更强制措施6人,不起诉16人,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大力参与社会治理。针对个案背后所暴露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8份,推动治罪与治理并重。全力护航民生民利。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起诉6人。深入推进“断卡”“净网”等专项行动,起诉35人。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4件15人,发放救助金14.4万元,及时缓解贫困当事人的经济困难。努力回应社会关切。以公开听证助推检察工作公信力全面提升,听证审查案件83件,开展简易听证8件,上门听证4件,通过面对面把事说清、理辩明、法讲透。实行涉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化办理,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
三、聚焦主业强监督、护公平,不断促进司法公信提升
刑事检察监督提质增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16件,自行补充侦查34件。提出审判违法纠正意见5件,提请抗诉3件,发回重审1件,“案-件比”由1:1.23优化至1:1。民事行政检察精准务实。依法办理各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15件,提请抗诉1件。为弱势群体撑腰,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8件。依法打击防范虚假诉讼,办理3件涉营商虚假诉讼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6万余元。公益诉讼检察全面提升。成功办理涉生态环境、食品药品、饮用水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份。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办理长江流域非法采矿、船舶污染治理、农药废弃物回收等案件27件,向职能部门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份。开展“国土国财”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案件4件,追回违规报销医保金、违规领取社保金11.5万元。督促收缴生态修复费45.5万元,恢复农用地36.2亩。
四、以上率下讲纪律、守规矩,落实全面管党治党责任
坚持从严底色。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纪检组的监督,班子成员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使“逢问必录”形成自觉。打造能力亮色。不断优化干部队伍,2名领导干部交流任职,提拔5名90后青年干警担任中层副职,合理推进各类人员交流转任,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推进“青年干警成长工程”,强化学法用法指导,10名干警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6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人才库,8个案件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市之首。强化监督成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走访各级代表委员223人次,构建新时代检律良性互动关系,开展座谈会2次,接待律师阅卷176人次,刻录光盘166份,开展互联网阅卷75次。坚持阳光司法,发布重要案件信息128条、程序性信息274条,公开法律文书73份,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发布检察信息4349条。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各界群众参与视察和监督400余人次。
会议充分肯定了黄梅县检察院党组一年来的工作,认为该院在抓班子带队伍、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
下一步,按照县委书记刘欲晓提出的“管方向、谋大事、管统筹、用队伍”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该院将进一步加强党组班子建设,强化思想武装,完成各项任务,提升工作水平,为黄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刘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