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打造“平安”名片 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2023-01-05 17:14:56 来源: 点击: 0
今年以来,孝昌县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创建多元解纷格局,深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解纷机制,把“平安”理念贯穿诉前、诉中、诉后各环节,解纷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孝昌法院各人民法庭通过走平安孝昌善治之路,推动矛盾纠纷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构建全方位、多领域齐抓共管的多元解纷格局,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案结事了,以和为贵
将“和为贵”理念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孝昌法院与街道、社区、网格携手共治,广泛参与“无讼社区(乡村)”建设,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解纷服务,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审理、普法宣传、以案释法、指导调解。
“我的这个案子,法官给我讲了法律,调解员做了调解,我到法院跑了一趟,没花诉讼费和代理费,事就解决了,我很满意。”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刚调解完纠纷的老王说出了心里话。解纷成本小、耗费时间短是案件当事人对孝昌法院诉前调解工作的普遍感受。
多元解纷是平安孝昌的主基调。孝昌法院以“诉调服务中层+人民法庭+人民调解室”的模式,健全特邀调解员和特邀调解组织名册,主动发挥他们专业解纷优势。通过拓展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设立多元解纷工作室,常态化与工会、银保监、市场监管局、司法局、仲裁委等协力化解纠纷,设立“速裁法官+特邀调解员”配置的法官工作室9个,实现司法确认、速裁快审与诉前调解有序无缝衔接。
矛盾纠纷一体化、一站式、一次性根本解决,进一步丰富了平安孝昌实践,让群众处处体验到有温度的司法服务。这是孝昌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是从源头上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益探索,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成果。

 
环环相扣,分调裁审
“您的这起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来化解,如果您有调解意愿,我将把您的案件分流至调解平台,由调解员先行调解。”听完立案法官对案件的分析,当事人周女士在平衡时间和诉讼成本后,选择了调解。“调解成功后,您可以对调解协议书申请司法确认,之后也能申请执行。当然,若是调解不成,案件将转入诉讼程序。”经过法官的进一步解释,当事人对案件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解决纠纷也更有信心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孝昌法院全面构建诉讼服务“一站式”、分调裁审“全流程”、线上线下“双驱动”、诉源治理“多元化”的诉讼服务体系,对诉至法院的纠纷实行“分调裁审”模式。“分”即在诉讼服务中心先行诉讼辅导,细算诉讼风险账,引导当事人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对抗弱的非诉方式解决纠纷;“调”即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将案件委派给特邀律师或驻院调解组织调解,若调解成功、当事人选择司法确认的,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若调解不成功的,即进入“裁”环节,即对诉前调解不成或不适合进行调解的民商事纠纷,及时登记立案,进行繁简分流,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直接转交速裁团队审理。对于双方争议较大和事实冲突严重的疑难案件,则进入“审”理阶段。通过有序分流的向内挖潜,再借助“调解+速裁”的内外协作,孝昌法院的办案效率得到整体提升。
被告肖某工作中因操作不当将工友原告何某右脚砸伤致九级伤残,二人因赔偿费用诉至法院,孝昌法院了解到双方有调解意愿后,将该案委托给“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做到了法院当日受理申请、当日审查、当日对调解协议予以确认。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调解协议,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既解了官司又留住了关系。
为提升办案效率,孝昌法院积极探索速裁快审机制,明确团队配备专业化、办案流程集约化、小额诉讼常态化、诉讼服务智能化,大力采用要素式庭审方式、表格式裁判文书,打造类型化纠纷化解“快车道”。目前,孝昌法院今年一季度平均办案天数为43天,实现了矛盾纠纷疏导分流。
 
基层诉源,旨治未病
“自从社区有了法官工作室,我们有纠纷也不用往法院跑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院的司法服务。”正如小悟乡阳林村居民所言,如今,发生纠纷或遇到难题,只要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有值班法官帮助解答法律疑惑。
今年5月,孝昌县首家驻村法官工作室在小悟阳林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通过法官工作室将司法资源下沉到街道、社区,法官每周“定时到”、有纠纷“及时到”,以“定时+随需”的工作模式确保纠纷在发生的“第一现场”就得到解决,实现了群众“零距离”接触司法。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诉源治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有效模式,孝昌法院主动发挥专业解纷优势,激发调动起更多社会力量向源头集结,通过前端防控让大量纠纷得到“就地化解”,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人民法庭以其距离群众、距离纠纷较近、化解矛盾方便的优势,能够做到把化解矛盾纠纷的阵地前移,能用老百姓的理评老百姓的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网格。“在村一级设置法官工作室,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员额法官、基层党员干部、人民调解员对社情民意了解深、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倡导树立“根系乡土、厚植乡情、和睦乡邻”理念,构建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辐射巡回审理点、法官联系点、人民调解室的“四位一体”解纷网络切实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构筑基层和谐稳定的屏障。”肖中兴院长说。

(黄庆龄、宋丹阳)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