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 17:42:55 来源: 点击: 0
近年来,孝昌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网络法院建设,使司法公开与诉讼服务在互联网内更加公开、透明,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更方便、优质的服务。
一、打造“一厅式”服务: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针对当事人关注较多、反映较多的诉讼“痛点”,孝昌法院围绕“环境温馨、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运行有序、服务热情、用语规范、办事高效、沟通便捷”的总体要求,推进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升级改造,为当事人提供“功能更多、标准更高、质量更优”的随心服务。自诉讼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共接待群众5余万人次,办理立案审查27000多件次,化解信访苗头性案件130余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先后被孝感市委、孝昌县委评为人民满意信访接待中心,先后有十余家法院来参观学习。
规范化设置,让便民渠道更畅通。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区、信访接待区、导诉区、法官约谈区、调解速裁区、诉讼便民区和电子信息平台六个区域,实现立案咨询、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材料收转、费用收取、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办理上诉八项功能于一体,进一步畅通了诉讼服务渠道,使群众办事更直接、更便利、更快捷。配齐诉讼导航、案件查询、文化展示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电子档案查询、执行信息查询、裁判文书上网查询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零距离沟通,让群众办事更温馨。围绕落实“四心工作法”,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由干警佩戴便携式胸卡轮流值班,引导群众诉讼、信访,并提供法律咨询、材料接转等服务。坚持做好诉讼风险告知工作,统一印制诉讼服务指南、摆放诉讼风险“五笔帐”提示板,让当事人明白办案流程,清楚诉讼风险。在服务态度上,坚决做到“3456”。“3”是“三声”,即对待群众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4”是“四心”,做到对待群众要热心、耐心、细心、诚心。“5”是“五无”,即无态度冷漠,无办事推诿,无空岗缺岗,无不雅行为,无责难群众现象。“6”是“六不让”,即不让群众受到冷遇,不让当事人的事情延误,不让接收的材料丢失,不让办理的事项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发生,不让法院和法官形象受损。为诉讼服务中心新增2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立案登记工作。使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咨询有人应、电话有人接、诉后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法官有人找、检举有人受、来访有接待的高效实体窗口。
多方位提效,让诉讼成本更节省。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前调解室,由五名常驻人民调解员轮流值班,对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劝导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对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的,快速启动立案程序,做到诉调有效联动,纠纷妥善化解。设立速裁庭,组建“1+1+N”的法官团队,即一名法官、一名助理和多名书记员或法警,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确保小额简易案件能够当日立案、当日送达、当日结案、当日执行。该团队今年以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57件,平均结案周期仅为4.2天,极大减轻了群众诉累。坚持“用四心赢取群众口碑”的办案理念,今年以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052件,调撤率92.8%,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阳光下运作,让司法过程更透明。在诉讼服务中心的运作过程中,始终将群众监督作为促进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中心内设有6个监控摄像头,公开透明地提供诉讼服务,最大限度地推行“阳光司法”。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屏幕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诉讼须知、案件管辖、审判执行流程和开庭公告等。利用法官智能服务评价系统,人民群众可对法官的服务或办案质效进行星级点评,有效监督法官行为和作风。推行实名挂牌上岗制度,工作人员办公案头均放置标注岗位职责、监督电话的桌牌,接访人员均佩戴印有本人身份情况的便携式胸卡,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该院在5个人民法庭查询区全覆盖的配备了电子触摸查询台、电子卷宗查询电脑,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金融服务区配备有银行POS机,可以为当时人提供便捷的缴费服务;信访接待区设有远程视频接访室,可以随时为当事人提供信访投诉服务等等。
二、打造“一网式”服务:指尖上司法,方便又快捷
开通在线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审理、在线送达、在线执行、在线信访等功能,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提出立案、调解、审理等申请后,系统自动向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上线处理。同时,提供诉讼指引、文书样式、风险提示、办事指南等资料,人民群众可随时下载、打印诉讼资料,实现人民群众与法院工作人员的无障碍沟通。
开通审判流程节点信息推送服务。选取立案、分案、排期、开庭、送达等16个节点,实时向当事人推送通知和提醒短信。实现法院外网和微信客户端互联互通,在互联网公开各类公告、案件信息、执行信息、裁判文书以及庭审视频,当事人可以直接上网或通过手机微信,随时查询相关信息,掌握诉讼事务办理进展。
设置在线咨询、投诉、建议、院长信箱、接访预约、旁听预约等互动平台,方便人民群众随时表达诉求,监督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互动平台事务办理工作,对互动事项办理情况进行预警提醒和定期督办,并与个人考评挂钩,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还开设审务、政务公开;审判委员会、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公开;以及司法评估鉴定机构、拍卖机构公开。更有旁听预约、院长接访预约、办事预约板块,人民群众均可通过网上信息全面监督法院工作,达到审务、政务全透明。
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布各类生效裁判文书1185份,实现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100%上网。
三、打造“一站式”服务:服务立体化,沟通零距离
针对人民群众诉讼需求多样化的情况,该院在乡镇设立巡回法庭10个,将调解审判建立在一线,推行立案、调解审判、保险理赔、司法确认、法律援助“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一站式”办结,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由于空间与地域的差异,人民群众希望能够把立案初审、文书领取、递交材料、法律咨询、费用结算等常规性诉讼服务延伸到基层法庭,为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理诉讼事务的需求,按照“一心多点、全域覆盖、联网运行、就近服务”的工作思路,推出了的“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便民举措,以就近服务、面向基层为工作提升的出发点,在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建设标准化诉讼服务点,实现与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的互联互通,实现异地立案登记、异地材料收转、异地案件查询等内容。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诉讼服务点办理远程立案、异地领取文书、费用结算等事务,缩短诉讼事务的服务半径,保证人民群众可以任意选择“30分钟”路程内的任何一个人民法庭或诉讼服务点办理诉讼事务,从“群众多跑路”到“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以最短暂的时间、最低廉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司法服务。
将诉讼服务网络从1个诉讼服务中心,延伸到5个派出人民法庭和10个巡回审判法庭,当事人在全县任何一个诉讼服务点或人民法庭,都可即时办理异地立案、领取法律文书、结算诉讼费用、收转诉讼资料、查询案件信息。同时,建立健全“半小时诉讼服务圈”内部流转机制,配备专职人员,规范运行流程,明确办理时限,用“法院内部流转多跑路”换取“人民群众少跑路”。
针对因特殊原因不方便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开展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立案等服务,安排专人为其办理立案、预交、结算诉讼费等手续;同时,装备一台“巡回审判车”,配备醒目标识、折叠桌椅、座位牌、国徽等设施,全力保障巡回服务活动,确保受理当事人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申请后,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办理立案手续。
所有派出人民法庭和巡回审判法庭全部安装法院综合管理平台,配备扫描仪、彩色打印机以及电子签章、文书批注系统,实现诉讼服务中心与人民法庭、巡回审判法庭诉讼资料和审判数据的同步录入、快速流转;借助科技法庭和远程视频系统,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在就近的人民法庭或巡回审判法庭,参与调解和庭审活动,最大限度地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
目前,孝昌法院12368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系统,为当事人提供宣传引导、预约立案、诉前调解、救助服务、信访接待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如今案件在哪个庭审理,由哪位法官审,何时开庭,有意见向谁反馈……这些曾经困扰着案件当事人的问题,如今通过一个短信、一个电话,或者登录相关网站,便可足不出户解决。
(汪新元 夏璠)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