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1:39:38 来源: 点击: 0
万众期待的《底线》一开播,就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这部剧以新时代人民法官为创作原型,通过一桩桩案件的交替展现串联起整个故事线,很多案件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像辱母杀人案、江歌案,也有很多案件紧跟当下时代热点,如主播猝死案件中劳动关系的认定、离婚后财产和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冲突等等。
《底线》在展现基层法院的真实工作情况、法院人员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况的同时更新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认知,司法机关的工作工作人员不是冷冰冰的照搬法条,国徽下的法院人也是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亦有喜怒哀乐。同时,这部剧也引发了法院人的强烈共鸣,从“法网灰灰”的夏季制度到嘈杂的立案大厅,从堆满案件卷宗的办公室到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莫名的亲切和熟悉,仿佛我是在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自己工作的日常,但剧里剧外都展示着法院人共同的心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剧中所展现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诉源治理等机制、线上退费机制等等,让我感觉十分亲切,这同时让人民群众知道新时代法院人在干什么,在怎么干,也在向大众展示新时代法院在如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上是有在进行尝试和反思并妥善改进的。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底线?我们该怎么做到?
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剧情最开始齐美玉骑着电瓶车找到方远法官,向其扔下一个包着巨款的袋子便离开,方法官意识到可能是请托款后立刻跑步追上齐美玉并予以返还,更义正言辞对请托事项予以拒绝,这体现出方法官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剧中方法官处处小心,拒绝一切可能影响自己办案公正的请客送礼、优惠待遇,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诱惑可能就在身边,我们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算清腐败的政治、经济、名誉、家庭、自由、健康六笔人生账,真正做到廉洁自律。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守工作纪律,自觉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线,远离党纪国法的红线。
时刻不忘司法为民。剧中方远法官多次接待前来立案的齐大爷,针对齐大爷要求的立案问题,方远法官告知其不符合立案条件,耐心予以接待和解说,并主动联系所在街道主任刘主任协调解决办法,在送别齐大爷时将街道主任联系方式告知齐大爷。当方法官看到齐大爷杯中无水时主动提出帮忙给添些水,展现出人民法官在细微之处为民服务。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们要时刻树立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心交心的交流方式、实打实的工作举措服务群众。
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剧中的李芳凝一案中,身为法院工作人员的叶芯私下去见当事人,这虽然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但违反了“三个规定”,即便事后她及时报备,并保留了相关证据,但还是违反了工作纪律,“三个规定”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三个规定”看似严苛不近人情,但却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既是确保司法公信力的刚需,也是对办案人员们的严管厚爱,更能保证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考验,让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深入人心。身为法院干警,认真遵守制度、严格履行相关规定,身体力行做到“公生明,廉生威”,司法公正才得以让每个来法院的当事人体会到。
对一个人来说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亦或是别人或自己不能触碰的禁区;对一件事情来说,是必须达到,不能讨价还价扯皮推诿的最低要求;而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公平与正义,是情理与法律交织形成的大网,而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张网下。
(黄庆龄)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