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资金运转如何?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11月10日,英山县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深入3家企业走访调研。
走访调研着眼企业需求进行,重点围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涉企案件评议评查、涉企法治宣讲等方面优化检察供给,为英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少捕慎诉宽缓处理 赢来企业喜人发展
“我们要引导民营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回访湖北某材料有限公司的座谈会上,英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文勇说道。
2022年10月19日,该企业法定代表人胡某因涉嫌轻微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后进入检察机关涉营商案件“标注化”快速办理通道,承办检察官考虑到涉案人员系初犯、偶犯且自愿认罪认罚,胡某对企业运营起重要作用,在员工中口碑良好。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召开公开听证,听取评议意见后,检察机关最终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以实际行动保企业、稳就业、促发展。目前该公司年产值7000余万元,纳税350万元,吸纳员工160余人,且处于缺员状态,还可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发展势头喜人。
“检察机关将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结合,既利于维系企业生产经营,又利于保护企业员工福祉,有力实现了司法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人大代表马志猛说道。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让企业感受司法温度
近日,在检察官的努力下,一场行政争议化解取得实质性突破。案件争议焦点在于某物业公司“转供电损耗”费用20余万元,在收取电费时加收,而未依规在物业费中加收,该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此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0余万元。物业公司对此持有异议,并申请检察机关监督。
检察机关调查后发现该行政处罚于法有据,但物业公司提出减免罚款的诉求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本案中,虽然收费名目有误,但收费项目为真——如何平衡法理与情理,实现“文本法”与“内心法”的和谐?检察官在详细研究《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湖北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适用指引》等法规后,积极主持调解,与物业负责人及行政机关多次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意向,行政机关酌情减免罚款,企业在柔性执法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减免罚款让我们企业在疫情相对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市场环境下如释重负、重燃希望,我们会深刻吸取此次教训,从现在开始更好地依法规范经营......”该公司负责人诚恳说道。
诉前检察建议 赋能企业重焕生机
“招聘保安,要求年龄在60岁之内,身体健康,持证上岗......”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徐冰收到的一条群发短信,在此之前,英山保安公司对应聘保安人员资质无要求。
自检察机关向教育局、公安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后,校园保安服务得到提升。线索源于检察官对校园安全走访时发现:校园保安数量普遍偏少、年龄普遍偏大、所聘人员普遍未取得保安员资质,安保执勤流于形式。
11月10日,走访调研中,检察机关一并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回头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发现保安人员统一制式制服、安保器械齐全、巡查站岗规范,相比之前普遍年轻化,保安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我们聘任保安严格审查、择优录取、及时培训,确保输送的保安能够提供安心、优质的服务,让学校、家长放心,通过规范管理,现在我们企业的口碑越来越好,合作对象也越来越多,衷心感谢检察机关当初的好建议!”
今年以来,英山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标注化”受理涉营商案件29件,依法批捕1人、起诉4人, 不批捕7人、不起诉7人 ,设立流动法律咨询点20余个、悬挂守法、学法、用法等横幅30余幅、发放普法宣传手册200余份,到企业讲述法治案例、普及法律常识、提供维权途径,为企业更好地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胡君子 郑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