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红安县法院: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
2022-10-13 16:33:5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是红安革命先辈在历史中烙印下的独特印记。面对案件数量多、执行难度大的困境,红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传承亮剑精神,吹响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冲锋号,不断创新执行方式,以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努力将群众的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
  新媒体平台,助执行驶入“快车道”
  人难找、财难寻,是执行工作中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红安法院积极创新执行手段和执行工作机制。
  王某某系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申请人。案件进入执行阶段,被执行人邹某某不辞而别,自此行踪不明,电话联系不上,网络查询一无所获,案件执行停滞不前。经梳理,类似的案件为数不少,红安法院重拳出击,在《法治红安》等媒体广泛发布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通告,并发动群众对“人间蒸发”的失信者进行举报:“欢迎人民群众踊跃举报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线索,监督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本院将严格保密”,将邹某某等被执行人掷于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
  此后群众发现邹某某返回家乡,立即向红安法院举报。承办人迅速赶往邹某某家将其控制。面对一纸拘留决定书,邹某某才意识到拒不执行的严重后果。急忙联系其妻,交纳了25000元执行款。知悉邹某某家庭困境的申请人对余款愿意宽缓,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邹某某之妻为余款的履行出具了担保。为表达心中的感谢,王某某送来一面上书“落实执行显法威,执行神速为人民”的锦旗。
  运用微信公众号、县城中心户外电子屏等新媒体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通过社会监督,查全查深被执行人财产,形成强大震慑力和舆论压力,助力执行工作驶入了“快车道”,主动履行的情况不断增加。
   信息化技术,为执行按下“快进键”
  法律文书送达是案件执行的关键程序,随着外出务工的增多,送达难成为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普遍难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红安法院积极运用短信、微信等,线上送达法律文书。通过电话、微信送达文书1367件,电子送达率69.32%,当事人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就能秒收法律文书。
  樊某从占某某处分包某医院施工工程,于2018年7月进场施工,因两人意见出现分歧,樊某未待工程竣工即退场。双方就下欠工程款达成一致意见,经武汉仲裁委员会裁决,樊某应向占某某支付工程款32000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樊某下落不明,为保障农民工早日拿到工资,红安法院一方面依法查封、冻结樊某名下的动产、银行存款及其他财产权益,一方面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到被执行人行踪,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在执行干警的批评教育及法律威慑下,樊某联系家人筹款履行了全部案款。
  功能强大的执行指挥中心、高效快捷的执行查控系统,让红安法院的执行主战场由“在线下”转移到“在线上”,也为执行工作按下了“快进键”,执行工作变得日益高效便捷:截至目前,扣划银行存款3682.6万元,执行案件平均用时较去年同期缩短22天。
  信息通报制度,让特殊主体不“特殊”
  “谢谢红安法院执行局!我领到了补偿款,也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七里坪镇村民郑某某与所在的村民小组土地补偿款一案,涉案标的6500元,但因村集体经济薄弱,迟迟难以执行。红安法院向七里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案情,七里坪镇党委政府多方协调,促使涉案村民小组自觉给付了案款。
  涉特殊主体案件久执未果,损害法律权威、党和政府形象,为督促特殊主体认真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红安法院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受理的案件进行梳理,对有特殊主体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释放出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鲜明信号。
  这一特殊的曝光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特殊主体带头履行法院判决渐成风气,发出的8份通报所涉案件,基本都已执结或者达成和解协议。
  线下多措齐举,为民生福祉“加码”
  8年前的一场事故让冯某某成为二级伤残,法院执行使他重燃生活的希望:执行总标的50万元,红安法院锲而不舍执行到位48万元。红安法院执行局接到被执行人赵某某返乡的执行线索后,迅速出击,成功堵住赵某某,在强大执行攻势下,赵某某全额履行了余款。
  对涉民生案件,红安法院因案制宜,周密制定执行方案。细化责任分工,采取分组分区域方式攻坚执行。执行干警雷霆出击、果断亮剑,披星戴月蹲守被执行人、千方百计查找财产线索、苦口婆心教育敦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穷尽强制执行措施,攻破“骨头案”“钉子案”。
  在公安局拘留所设立“法官工作室”,寓教于执,以执促教,是红安法院线下破题的重要举措。
  “进拘留所后,我非常后悔,今天受到了教育,以后一定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在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中,为让在拘人员消除抵触情绪,充分认识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严重后果,教育感化他们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红安法院组织12名在拘人员进行集体教育谈话。苦口婆心的思想疏导、细致入微的释法明理,让他们幡然醒悟,先后主动履行义务,表示会做知法守法公民。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一起起涉民生案件得以执结,一笔笔执行款项迅速发放给申请人。执行攻坚取得累累战果:截至目前,查封房产183套,司法拘留35人,执结涉民生案件223件,发放执行案款565.9万余元,四个核心指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三,切实维护了民生权益,为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贡献了执行力量。
  九个多月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留下了红安法院执行干警辛勤的足迹;白昼黑夜、风雨严寒,皆见证了他们勇毅的身影。执行攻坚永远在路上。穿透时光的亮剑精神,仍激励着红安法院执行人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程顺英)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