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0037件,审结56202件,结案率93.61%,排名全省法院第一,一年以上未结案件数处于全省低位,连续4年无三年以上未结案件。全市法院执行案件“四项核心指标”长期位居全省前三,执行案件执结率99.25%,排名全省第二。”
“2021年,全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64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182件,调撤率68.94%。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简案快办机制,涉知识产权案件权利人‘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问题得到持续改善。”
“2021年,全市法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10044件,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来电9154人次,收转发e中心送达44206次。开通涉企案件‘绿色渠道’,推出‘八项承诺’,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审查、保全,推进涉企诉讼事项‘跨域办’‘一号办’‘高效办’,实现涉企立案‘最多跑一趟’。”
“市中院审理的湖南格莱特某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入选湖北法院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松滋市法院审理的松滋市检察院诉某管理局不依法履行药品安全监管职责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1月20日,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特色亮点、典型案例和2022年工作思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和多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该院党组成员、营商办主任、执行局局长邹应斌从“突出政治站位,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审判职能,着力依法保护产权”、“ 优化诉讼服务,着力规范司法行为”和“延伸司法职能,着力推进府院联动”四个方面,通报了2021年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该院营商办副主任、民一庭副庭长杨燕发布了该院优化营商环境的5个典型红榜案例和1个黑榜案例;并就涉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立案环节、行政审判、执行、刑事审判和民商事审判等相关问题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2022年,全市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要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贯彻到法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评价单位和干警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运用绩效考评推动工作。强化监督问责,对在执法办案中不作为和乱作为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要从严追究、从严惩处。
二是要持续强化审判管理。全面贯彻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提升全市法院对涉企案件的重视程度。持续推动和规范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先行调解、速裁等工作,依法高效审理涉企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减轻企业诉累。严控案件中公告、鉴定等扣除、延长审限的法定事由的审批,进一步加强案件管理流程监控,防止因案件审理时间过长而“拖瘦”“拖垮”企业。
三是要持续优化诉讼服务体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强化服务监督,完善各项便民利企措施,持续畅通网上立案渠道,充分发挥涉企“绿色通道”作用。不断推进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诉讼服务实现新的提档升级,以优质高效便捷诉讼服务提高企业的司法获得感。
四是要持续参与社会互动。抓好“五个一”基础性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加强宣传力度,向全社会推介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好做法、好成效。不定期发布合同、执行、知识产权等正反典型案例,树立优化营商环境鲜明导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推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邹应斌表示,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接“五区五中心”建设,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凝聚“三命”共识,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狠抓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努力让审判工作成为荆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标志,为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吴学星 张薇 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