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不疼了,走路也利索了,终于能好好带孙子了!”近日,在荆州市中医医院骨科一病区(运动医学科与足踝)病房内,62岁的陈阿姨握着主治医生的手激动地说。困扰她半年的膝关节疼痛、交锁难题,经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后彻底解决,术后恢复良好的她即将康复出院。
膝关节作为人体负重“主力军”,日常承受着复杂的受力冲击,半月板损伤成为骨科临床的常见病。这层位于膝关节间的纤维软骨,内侧呈C型、外侧呈O型,如同关节的“减震器”与“润滑剂”——既能减少骨与骨的直接摩擦,缓冲跑跳等动作产生的震荡,还能分泌关节液润滑关节,对维持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一旦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交锁、卡压、弹响等症状,若拖延不治,还会引发膝关节退变,最终发展为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陈阿姨的病痛始于半年前的一次跌伤,此后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活动受限,还时常出现关节交锁、弹响的情况。她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日常起居备受影响。经家属多方打听,她慕名来到该院骨科就诊。门诊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MRI)很快明确了病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且准确度高达90%-97%的MRI检查提示,其损伤类型为最严重的“桶柄状撕裂”。
“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是半月板损伤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必须积极手术干预。”骨科一病区主任李层主任医师介绍,“半月板一旦缺失,会加速膝关节退变,所以手术的关键不仅是缓解症状,更要尽可能保留残存半月板,为其创造愈合机会。”针对陈阿姨的病情,科室迅速组织病例讨论,最终确定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这一微创方案。


手术由李层主任与蔡绍明医师共同协作完成。与传统手术不同,关节镜微创技术仅需通过几个微小切口,将内镜及手术器械置入关节腔内,医生通过高清显示屏清晰观察损伤部位,精准完成半月板缝合操作。整个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第一天,陈阿姨就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功能锻炼,膝关节疼痛、交锁症状明显缓解。
“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案。”李层主任医师强调,半月板损伤多有明确外伤史,青壮年、运动员是高发人群,常因屈膝旋转等动作引发,如篮球、足球运动中的急转急停,体操、举重时的负重屈伸等。此外,中老年患者也可能因膝关节退变磨损导致半月板损伤。若出现膝关节疼痛、弹响、交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蔡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