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鑫 刘智利)春风送暖,百业兴旺。2月13日,笔者在崇阳县白霓镇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内看到,一排排黄黑相间的玻璃钢竹筏纵横相间,打磨敲击的声音交错回响。整个车间秩序井然,整洁而忙碌,一大早,企业负责人黄灿忙着安排订单,协调生产。说到自己公司自主研发的主打产品——玻璃钢仿真竹排竹筏,黄灿难掩骄傲。“今年开年又拿下3个标,订单排到了5月份。”
退伍青年 扬帆启航
出生于1988年的黄灿是崇阳县白霓镇大市人,2012年退伍回来后,他进入深圳公明一家玻璃钢制品公司打工,勤奋好学的黄灿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玻璃钢浴缸、厨具、餐桌等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创业也是一次偶然的机遇。”黄灿告诉笔者,在与战友一次聚会游玩中,细心的他发现,漂浮在景区水面上的渔船和观赏船除了铁就是楠木,既需要定期保养还存在着腐蚀生锈、承载力有限等不足。
“能不能用玻璃钢工艺代替呢?”黄灿陷入了思考,玻璃钢绝缘、耐腐、隔热、隔潮,同时不需要保养,用玻璃钢制造小型船只,市场前景一定看好。
说干就干。经过前期市场调查,黄灿迅速凑集资金,建起了厂房。涂涂改改几个月,他亲手设计研发的第一艘玻璃钢渔船很快制造完成。“黄灿1号”放在峡山水库进行测试后,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标。
彼时,市场上还习惯于购买传统工艺的铁船、竹船,搭载玻璃钢工艺的“黄灿1号”并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黄灿遇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个危机——市场打不开。黄灿很快理清思路,从渔民和景区入手,产品送给客户试用二年,如果满意,再付货款。期间,还按照客户需求免费更改升级。“不为赚钱,交个朋友。”成了那时黄灿与客户打交道的口头禅。很快,精湛的技艺和纯朴的性格为黄灿赢得了口碑,也为他的玻璃钢仿真船打开了销路。
“船”承匠心 热销全国
创业成立公司只是第一步。对于黄灿,尤其是制造企业来说,不断地苦练内功、专心研发,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壮大的“法宝”。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黄灿告诉笔者,这句刻在白霓大市渡槽上的话就是他做人做事的遵循。“白霓自古就出工匠,我爷爷就是个老石匠,我们大市人引以为傲的渡槽就是他们那代人肩挑背驮,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所以,血脉里传承的就是白霓人这种无惧挑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从2013年刚成立时几个人的“草根”团队,到2022年拥有60多人的专业研发、开模、制作专业队伍;从开始年销售额不到百万到如今业务涵盖福建、江西、浙江、贵州、广西等全国12个省份,年销售额达2300多万元,黄灿用“守心”和“攻业”,来总结自己对于传承的感悟。何为“守心”?黄灿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能力。企业家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传承老一辈艰苦奋斗、敢为人先、诚实守信精神。“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会送往上海专业科研机构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何为“攻业”?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能力。企业要不断转型升级,创新产品。“下一步我还想将厂房扩大5000个平方米,计划开设模具开发设计线、渔船生产线、仿真竹筏线等6个车间,重点研发水产养殖渔船和景区观光游船,可带动当地80人就业,将‘崇阳白霓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将‘天之诚’的品牌做优做大做强,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黄灿坚定地表示。
税惠助力 发展圆梦
回想起退伍回乡创业发展壮大以来的历程,黄灿感慨良多:“一路走来,我们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只要出台新的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就会到我们公司开展宣传辅导,特别是去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税务部门多次为我们进行政策解读,真的是由衷地感谢啊!”
据介绍,在去年崇阳县税务局开展的“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座谈会上,黄灿向税务部门反映了由于受疫情影响,各项成本增加,导致公司面临资金不足的经营困难问题。崇阳县税务局根据该公司反映的希望能享受到更多税费优惠政策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的涉税诉求,及时安排专家团队上门“把脉问诊”,建立“深入宣讲--温馨办理--跟踪问效”链条式服务机制,为该企业打包送上增值税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适用性税费优惠政策,并专人辅导财务人员快速申请到留抵退税5万余元。“这笔资金看似微不足道,但为处在疫情影响中的中小微企业送上了一剂‘动力针’。”黄灿感叹。
下一步,崇阳县税务局将充分借助第十个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力以赴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员投入做好精细化纳税服务,全面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进市场主体迸发更大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