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长江嘉鱼、赤壁段曾是非法码头林立、港口污染严重、江面垃圾泛滥的景象,光秃秃的黄土裸露在外,散乱码头作业区尘土飞扬,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非法码头就像是长江肌体上的“牛皮癣”。现在,这些杂乱的景象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变为鸟语花香、树木成荫的灌木丛。
从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到一江碧水东流,咸宁长江段实现了“生态蝶变”。6年来,咸宁市港航局局长阮英武参与了非法码头整治的全过程,他清晰记得2016年刚开展非法码头整治时的情形——臭气熏天,浮尘多,噪音大,江边的港口作业区遍布着砂堆、煤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生态之变,天壤之别,这里一年比一年更绿、更漂亮。
听到这番描述,市港航局局长阮英武倍感欣慰。他说: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我市积极响应中央、省级环保整治工作部署,“亮剑”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非法码头治理逐步向内河流域延伸,用治污防污,守护水清岸绿。自那时起,他便和来自环保、属地政府、水利、自规等部门的“战友”们一起,牢牢“钉”在非法码头整治第一线,用6年的坚守和努力,“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全市长江干线和内河码头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为充分落实全省环境整治相关文件要求,我市着手布置内河码头整治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成立非法码头整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并由市交通运输局作为牵头单位,全面推进相关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港口行业管理的“老兵”,阮英武责无旁贷,主动请缨承担起水路交通污污染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并向组织立下“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非法码头的“军令状”,从此,他便扛起了非法码头整治战旗,带领港航局工作专班和沿江县市开始了长达6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非法整治从来都并非易事,据了解,我市长江干线及内河码头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历史码头,多为用于装卸砂石的小码头,数量多、分布广。为了彻底排查非法码头底数,2016年,他带领执法人员奔赴我市沿江的每一寸岸线,精准定位出全市39家非法码头,绘制出了咸宁市港口污染防治的“作战图纸”。整治之初,非法码头整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通过充分讨论,确定出“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码头整治总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体会商确定形成整改方案清单,面临艰巨的整治任务,阮英武便奔波在非法码头整治现场,给码头企业主讲政策、谈发展,换位思考。阮英武坚持疏堵结合,注重宣传动员和协调服务,工作中,他主动向联系会议成员单位沟通对接码头整治信息和任务分工,带领执法人员深入码头讲明政策和形势,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现场解读码头取缔和规范提升的要求、验收的标准和工作时限。面对业主的诉求,阮英武积极协调解决合理要求,向有疑问、有不合理要求的业主多次说明政策,讲解整治的目的意义、耐心提供一对一指导,最终获得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星光不负赶路人,阮英武如期向组织交出了满意的答案,中央、省环保督查多轮督察、巡视、暗访中,39家非法码头整治任务高标准完成整改,如期向国家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中央、省环保督察组顺利通过了环保销号验收。截止目前,我市长江干线共取缔37家非法码头,内河流域共取缔14家非法码头,“取缔一批”非法码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2家“规范提升一批”码头将于2022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覆绿植树面积近1500亩,恢复长江岸线近6.6公里。省非法码头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称赞我市相关整治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并连续三年荣获省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考核市州政府“优秀”等次。
作为港航管理的一名排头兵,阮英武看到多年的污染‘顽疾’能够得以整治感到非常高兴,相对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那点辛苦不值一提。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守护长江母亲河一泓绿水是他身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