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税惠助力乡村产业“丰收”变“增收”
2022-10-12 14:31:09 来源: 点击: 0
杨加丽   刘智利
 
 
崇阳县位于幕阜山中段北麓,是一个有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农业大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崇阳县税务局立足税收职能作用,全力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便民办税缴费服务举措,助力涉农企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致富,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税务力量。
精准帮扶  药材经济托起“致富梦”
“我是恰好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之上,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产业。”湖北黄精哥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胡盛向笔者讲述着自己与黄精的不解之缘。在抖音平台,胡盛给自己起了个特别的昵称“黄精哥”。
黄精,药食同源,一般生长在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崇阳县四周环山,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野生黄精生长。去年7月崇阳黄精被评选为湖北“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及“五大特色药材”;同年10月,成功获得湖北地理标志产品登记。
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胡盛回到家乡崇阳。见过大城市的他希望把家乡好产品推销到更大的市场上去。一次偶然机会,洞察到黄精种植隐藏着一个绝佳的创业机遇。六年前,他毅然决然放下医药销售工作,开始全力投入到黄精产业中。
 
图为郁郁葱葱的黄精长势喜人
依靠良好的种植条件,现如今“黄精哥”种植黄精2480亩,合作基地2240亩。基地现在每年的用工量达到1万多人次,每年给村民发放工资100多万元。黄精茶、黄精丸和九制黄精酒等系列产品的畅销,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
“税务部门经常对我们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服务,讲解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手把手辅导我们办理各项税费业务,有了税务部门的帮助,我们更有底气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了。下步我们将通过黄精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一二三产业完全融合,间接带动全县、全市乃至幕阜山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胡盛欣慰地说。
排忧解难  超甜玉米撬动“大产业”
秋收时节,在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村委会旁,伫立着一座名为“隽青农场”的崭新天蓝色加工厂。工人们正加紧施工焊接,为厂房投产做着最后的准备。
走进这个近700平方米的厂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庞然大物。“这是一个全自动烘干机,平时只需一个人操作即可。投产之后,每天可以烘干30吨粮食,在它的左边还将会有一个100吨的粮仓……”眼前这位皮肤黝黑的女子,正是崇阳县“隽青农场”负责人程艳。村里,乡亲们亲切称呼她“玉米公主”。
“85后”返乡创业“新农人”程艳,从2020年开始正式投资农产业,眼前这片1000余亩农场正是她缔造的“绿色王国”。“咸宁各大商超上的‘两米’,很多都是我们在供应,根本供不应求!”程艳口中的“两米”,一个是已经被农业农村部检验批准为“湖北省绿色农产品”的“隽青香米”,另一个是与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等专家教授合作种植的“超甜水果玉米”。
 
图为税务人员上门了解水果玉米生产销售情况
    据悉,隽青农场是华中地区首家种植超甜水果玉米基地,共有奶白、彩甜糯、黄白粒、纯黑等5个品种,每年分2批种植500亩,每亩可产3000棒左右,亩平收入近万元,今年农场预计总收入将达到800万元。“国家政策好,税务服务也好,税收优惠政策一出台,就有专人为我们提供辅导,今年来我们减免各项税款共计10多万元,这让我们经营压力小了很多。”程艳算起了一笔减税账,“成本降低了,生产投入也随着提升。“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与省移动公司合作,在这里搭建全省首个5G智慧农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让崇阳村民立足家门口走上致富路的愿景,从蓝图一步步迈向现实。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精细辅导税惠政策、精准落实税惠红利,全方位支持乡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力量’。崇阳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崧表示。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