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为公”接收线索 检察监督+行政执法整治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乱象
2022-10-08 12:34:56 来源: 点击: 0
本网讯(通讯员 卢屿祺、宋丹丹)“行业整顿好了,我们企业也终于步入正轨,能更好地发展了!”2022年8月,建始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对县内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进行回访时,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说道。
今年4月,一位志愿者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向建始县检察院推送了一条线索,称建始城区某废品回收公司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进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收到线索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核实,通过走访几家企业了解到,相关法律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的要求十分严格,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废物处理等多项技术规范的资质要求。这需要投入大量场所、设备和技术资金成本,其中的利润也很高。然而全县具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检察官敏锐察觉到该问题不是个例,背后潜在的是行业管理问题。
6月初,建始县检察院对该案正式立案,针对全县十个乡镇进行全面摸排调查,采取“重点查看+随机抽查”的模式,重点查看可能有违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的企业,随机抽查规模较小的回收站点。
调查发现,全县有90余家废品回收企业在违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在回收拆解现场,工人露天粗放拆解作业,切割现场青烟弥漫、气味刺鼻,有的直接焚烧含油固体废物,废机油、废制冷剂等危险废物未规范收集、贮存,各类拆解废物随意倾倒丢弃。这些拆解企业和站点绝大多数没有回收拆解资质,且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对合规企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6月24日,该院向县环保局、县科经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全县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并及时责令整改。
为打通执法壁垒,该院随后联合三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召开整改协调会,明晰各自职责,达成监督共识,凝聚整改合力,共同整治全县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乱象。
协调会后,三部门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130余家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执法检查,重点对全县未取得资质从事废旧机动车收购的收购点进行了宣传动员,要求立行立改。
8月22日,该院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整治进行了“回头看”,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督促5家存在环境问题的废旧收购点完成整改;对现场发现的报废机动车和已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联系有合法资质的企业按照市场价进行回收,规范处理车辆50余台,发动机、方向盘、车架等“五大总成”18.11吨。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