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稻谷抽穗期,气温又高,一直没有下雨,水稻叶子已经开始轻微发黄,土壤出现缝隙了,当我们举措无助时,镇政府及时为我们送来抽水泵,挽救了水稻”,木子店镇种粮大户李大叔说道。
木子店镇水田36936.94亩、旱地19410.96亩,地处山区、山高林密,灌溉以自然降雨、水库、池塘蓄水为主,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天气,造成土壤失墒严重,给全镇部分村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当地镇村干部在镇党委书记李求明亲自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勘探旱情、成立专班,因地制宜开展抗旱保“丰收”工作。
8月13日,经过提前一天全镇旱情勘探,上午8点镇政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应对高温天气抗旱工作会议,镇村干部,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供电所全部到场,参会人员一一汇报亲临一线勘探旱情情况,经过接近2个小时的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木子店镇抗旱方案》。
在古城村,几台抽水泵正在全力运转,湍急的水流从抽水管道流向稻田,及时为这些干旱的稻秧送上“第一口救命水”。“我们在家啥也干不了,就种点粮食自己吃,今年又遇上这样的干旱天气,真是急死我了!眼看到手的粮食要毁掉了,还好镇政府为我们提供帮助,保住了我们的口粮”村民李大婶说着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了解到王家畈村、独杨树村的情况后,镇政府立即采取购水泵、铺管道等措施,并且联系电力帮助解决抽水用电问题。 8月14日上午,水流从管道流向稻田,灌溉农田了同时,也滋润了群众心田。
“水渠杂草、淤泥要彻底清理,麻城市农村安全饮水服务卡要全部上墙,要尽全力打通抗旱“最后一公里”,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农业用水需要”镇党委书记李求明在抗旱现场说道。
据悉,独杨树有水田面积2600亩、旱地2200亩、全村共3038人,该村农田水源灌溉主要来自杉林河水库、康乐水库。
旱情发生后,该镇根据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迅速摸清辖区内的22座水库、35口大塘、150余座河堰蓄水情况,制定全镇水资源调度计划。对全镇2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严格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做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该镇主动与市水利局对接,协调杉林河水库开闸放水,已累计供水50余万方,洗马河、独杨树、古城等村20000余亩水稻、1200余亩花生等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水利部门加大业务指导,充分调度东河、西河流域塘堰水资源,及时拦河筑堰40余道,启用抽水泵站4座,做到拦蓄引提送相结合,努力增加抗旱应急供水量。
持续高温天气,为了保证群众生活用水充足,镇主要负责人顶着烈日,前往杉林河水厂进行现场督导,以保证近期正常投入使用。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水质检测,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健康水。
杉林河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12000m3/d,采用取水浮船从杉林河水库取水,经净水处理后自流至配水管网,解决木子店镇、张家畈镇 2 个乡镇 1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该工程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供水服务中心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采用取水浮船、浸没式超滤膜、清水池、配水管网至用户等水处理工艺。”
“要分清轻重缓急,科学调度保用水,全力以赴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用水需要,还有近10多天稻谷就可以收割,打赢这场旱灾确保粮食大丰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丽在向明村稻田现场边指导抗旱边进入稻田里看稻谷的生长状态时说道。
“因为缺水,我家三亩水稻受到影响,这样一直干旱下去,今年水稻产量将会降低,稻谷会出现干瘪现象,到时就会影响稻谷品质”黄泥坳村村民张大叔说道。抗旱保秋粮,老少皆为兵。听说村里组织提土修筑河堰抗旱,我就主动参与进来。
为了保证抗旱期间抽水机正常用电需要,供电所全体职工仔细检查线路,对破损的电线及时更换,确保用电安全。“我们已经一个星期全部在外面维修电路,现已经将新增60余块抗旱电表安装到群众取水第一线,将电力送到抗旱的主战场,看着稻田里的稻谷在慢慢抽穗,心里挺高兴的”供电所所长邴保卫说道。
“咕嘟……咕嘟……”
在上屋榜村,一汪汪清泉从抽水管道流向稻田,该村党组织书记熊德胜站在田埂看着这些稻谷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心理充满了希望,眼角却流出了眼泪,“回想几个月前,这片稻田还是旱地,为了不影响群众白天干农活,我晚上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经过群众同意改成水田,从播种到现在马上收获我注入了我的全部心血……”说着说着熊德胜再次湿润了眼角。
旱情就是命令,旱情就是民情,抗旱刻不容缓。面对高温旱情,木子店镇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利用镇“东山红”微信公众号、政务微信群及时向群众发布近期气象信息,普及群众防中暑,防干旱,自救互救知识,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科学合理调度水库水位,组织农业、水利工作人员及时深入一线对群众进行抗旱培训和指导,引导群众科学应对旱情,提高抗旱保苗能力。
眼下,该镇高山冲田1200亩、旱地3000亩面临干旱缺水,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距离上一次降雨已经很久了,
经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全部喝上了“救命水”。
目前,该镇400余名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抗旱一线,同时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需要现已投放300余台抽水泵,水管20余千米,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0余万元。
(曾令伟 刘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