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龙池桥街道以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为抓手,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作用,着力在一线倾听呼声、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真正做到凝聚群众、温暖人心。
纾困解难,架起群众“暖心桥”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松鹤社区村民李某随养父下放到阎家河镇蔡家垸村劳动。1975年11月,李某被生产队派往碧绿河修建水库,期间因放炮炸石时出现哑炮,在排除哑炮过程中,哑炮突然爆炸不慎炸伤眼睛,因历史原因,李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后续也没有得到任何赔偿。近年来,李某多次前往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诉求,但因历史原因及年限较长等原因,该事件一直没有取得较好进展。
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启动后,街道党工委迅速对李某一事进行初步研判,组织平安建设办公室、松鹤社区前往阎家河镇蔡家垸村了解情况,对李某阐述的信息进行深入核查、详细记录。期间,街道党工委持续跟踪事件进展,主要领导、驻点班子成员、平安建设办公室、松鹤社区均多次与李某进行协商,逐步制定完善具体赔偿措施,经多方不懈努力,该事件最终于今年3月31日得到友好解决。
释法说理,做好法律“传声筒”
西畈社区居民余某,其丈夫田某常年在浙江省绍兴市务工,2019年3月22日,田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外出办事,与一辆小型轿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经救治无效于当年9月24日身亡。因余某相关佐证资料不齐全,对于田某是否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存在争议,因此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件初审时,仅判定了交通事故赔偿,未涉及工伤赔偿。为此,余某辗转绍兴、麻城两地反映诉求,寻求解决办法,期间甚至前往北京进行上访。
街道党工委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组织驻点、部门、属地相关人员与余某进行当面沟通,详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随后,街道一方面召集公安、司法等部门参与协商,为余某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另一方面街道与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取得联系,和该案件工作人员深入对接,并对该事件进行复盘分析。最终,在越城、麻城两地政府、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下,该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当事人余某于今年8月5日前往街道综治中心送上锦旗一面:“不忘初心为民解忧、立党为公情系百姓”。
履职尽责,当好劳工“娘家人”
2016年底,西畈社区辖区企业众志鞋厂负责人刘某,因生意失败携款逃走,导致吴某等30余名厂内员工共16.6万元薪资无人支付。2017年至2020年间,通过麻城市法院行使执行措施及街道主动作为,刘某陆续偿还债务13万元,剩余3.6万元仍未偿还。2021年至今,麻城市法院、街道及西畈社区屡次催促刘某尽快还清剩余债务,但刘某表示当前个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筹措资金极其困难,无法立即还清债务。得知此事后,吴某等30余人多次前往市政府、街道上访反映问题。
考虑到该事件涉及人员较多,且30余人中个别人员家庭条件较困难,“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街道党工委、西畈社区在前期多次努力做工作无果后,迅速转变思维观念,变“催别人还”为“我先垫付”,由社区自掏腰包先行代还剩余尾欠薪资,彻底解决了这一积压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谢谢西畈社区把剩下的工资垫付了,我们30多个人打心底感恩感激……”收到尾欠薪资后,吴某感激地说道。
据悉,今年3月至7月底,龙池桥街道限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积案16件,化解率100%,高质量解决了一批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关键事。下一步,龙池桥街道将一以贯之落实好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黎星炜 李德义 刘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