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11:14:18 来源: 点击: 0
通山县聚焦“水质”提升攻坚,采取七项举措,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成效明显。1-6月,通山县2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7个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一、严格落实跨界水质考面考核办法。强化乡镇环境保护责任,将跨界水质断面考核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主要内容。根据跨界水质断面考核办法,每月对11个乡镇跨界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排名通报,根据排名情况,年终实行奖惩和“一票否决”。
二、全面完成排污溯源调查。今年3月份,县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和湖泊等部门对县内重要河流通羊河开展排污溯源调查工作,摸排出工业污染排口32个、生活源排口18个、农业面源排口15个,分别建立“一口一档”,同时制定通羊河水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为改善通羊河水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三、持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全面加强城市建成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通羊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县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并规范运行,共处理污水198万吨,污水收集率达82%,污水处理率达80%,进水COD浓度达标率90%,出水水质达标率92%,无害化处理污泥量8.8吨,处理率达100%。同时,加快通大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配套管网已完成90%以上,厂区构筑物已完成80%加快通大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配套管网已完成90%以上,厂区构筑物已完成80%,目前正在进行厂区剩余构筑物建设及部分配套管网建设工作,计划于12月底完工投入运营。
四、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深入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执法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面开展排查,依法拆除厦铺河沈家段、四斗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上游11家畜禽养殖场。巩固非法制砂成果,生态环境、国土、水利等部门对全县非法制砂厂开展联合执法,对有证无证的182家砂厂开展执法后督查,确保关停整治到位。
五、实行水质监测预警。加强水质监测,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县内主要的五湖五库水质进行每月监测、分析,及时掌握水质情况。
六、推进水污染治理。今年以来,先后整合投入资金近3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其中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富水湖进行生态修复,整合资金2.4亿元完成富水湖984艘捕捞渔船和4876艘“三无船舶”拆解上岸工作;投入资金730万元,启动通羊河段污水直排改造工程和洋都小河直排改造工程(二期)等污水配套管网设施建设,新建(改建)管网总长度约1.8公里,一体化泵站一座;投入资金2610万元实施梅田河流域治理项目;投入资金804万元实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存在环境问题整改及规范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650万元对禁养区内养殖场和凤凰山、四斗朱饮用水源地养殖场进行关闭拆除。
七、抓好生态流量泄放。加大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通山县纳入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电站48座。保留类42座电站全部按照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6座退出类电站,已按照“一站一策”的要求,全部完成整改,上报省市销号。
(通讯员:彭博坤)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