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30+10”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5月12日,大冶市东风路学校小学部教师团队赴刘仁八镇中心小学开展“30+10”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校际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采取同课异构形式,由刘仁八镇小确定授课内容,研讨内容涉及小学一、四、五年级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等学科,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两校教师各自风采。课后研讨中,授课、听课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提设想、谈感悟、话反思,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研讨激烈,并就教学课程加以延伸,针对“30+10”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就《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王昌龄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东风路学校胡伟老师和刘仁八镇小苏晨老师各有妙招。胡老师紧扣文本,抓住“寒”和“孤”两字,以景物分析配合音乐、美图引导同学们直观感受。苏老师则另辟蹊径,深入解读历史背景,引入地图元素,通过镇江到江宁的距离差异,体现送之远,情之深。
课堂上,欢声笑语和朗朗书声不绝于耳。英语情景剧,找规律、打气球小游戏,绘画、照片小展览......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真正的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爱上课堂。
东风路学校校长朱学良表示,“30+10”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促进教师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流程设计、作业设计和媒体使用的重要举措,旨在将课堂更好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借助此次城乡校际交流研讨活动,东风路学校和刘仁八镇小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两校教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成长,为两校构建长效交流研讨机制奠定良好基础。
(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