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城卫健系统,帅志林同志长期在基层卫生院担任院长,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相貌阳光帅气,大家都叫他“老帅哥”“老帅”“帅哥”。从2017年至今,帅志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前往顺河镇新桥村参加驻村工作,帅志林扎根基层,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实的扶贫成果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
明年一开年,他就要光荣退休了,作为有着27年党龄的老同志,他一直坚持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工作在村,该村的群众一见到他,大老远就喊“老帅哥来啦!”。
4月9日,湖北麻城在对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疫情警报拉响,麻城疫情形势严峻。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帅志林同志更是第一时间服从命令听指挥,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和工作要求。
坚守卡口 筑牢防控安全线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到一线去。” 当得知需要党员干部到交通管制卡口值班,帅志林第一时间向新桥村党支部提出申请。
4月9日深夜,顺河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新桥村村民出入主干道设立交通管控卡口。次日凌晨,帅志林立即参与卡口执勤工作,积极劝阻村民外出,杜绝人员无序流动,严把疫情防控关口,有效劝返过往车辆和行人。
帅志林在交通管制卡口执勤。摄影 王新文
在这个执勤卡口,帅志林认真细心,每当有车辆朝村口驶来,帅志林按照规定上前将车拦住,检查他们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同时告知他们,现在是特殊时期,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所有人员一律不予放行。面对个别劝返群众的粗口,他依然语气缓和,不骄不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终于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虽然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从清明节前到现在,帅志林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至今没有回家看望家人一眼,可他没有丝毫怨言。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同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全镇百姓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积极宣传有新招
“全村有14个自然垸、7个村小组,共1643口人”,下乡驻村五年多的帅志林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大多数村民在外务工,清明节前集中返乡,给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困难。”
面对困难,帅志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协助村干部对全村外省返乡人员进行走访登记,同时还不忘拖着音响、拿着防疫“小传单”挨家挨户宣传。“大伯,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千万不要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啊!”每到一户,帅志林就要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同时,镇里的宣传车、村里的喇叭、微信群不间断播放推送防疫信息,防疫的横幅和宣传海报也及时悬挂、张贴在村里的显眼位置。“目的就是让父老乡亲随时随地了解疫情的危害和严重性,让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帅志林说道。
忙完了入户走访、巡查值守等常规工作,帅志林还不忘拿起电话拨给村里的留守老人。这是他给自己安排的定期任务——对留守老人做好慰问和宣传工作,有困难和需求详细记录并马上解决。他说,“村里还有一些留守老人,他们中有的人身体不好,防疫能力较弱。疫情当前容易产生恐慌情绪,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坚定防疫信心。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一样都不能少,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进行特殊关怀,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走村入户 撑起群众“健康伞”
“我这几天感觉不太舒服,总感觉头晕,而且我的鼻腔已经大出血了!” 4月13日,顺河镇新桥村村民刘红严给帅志林在电话里说道。
“您先别着急,我马上到您家里看看,请您把您的病情详细讲述一下。” 帅志林迅速拿起笔纸将药名记录下来。
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流动,帅志林凭着多年的基层卫生院管理经验,将平常的坐诊变为随叫随到的上门就诊,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跟卫生院一样的医疗服务。
帅志林上门入户为群众送医送药。摄影 王新文
帅志林带着麻城市中医医院驻村的鲁力医生,连忙赶到刘红严家里,对其进行了止血降压后,帅志林立即安排车辆,让医生将刘红严转诊到镇卫生院。
刘红严的家属感激地说道:“虽然我们足不出户,但是帅主任是随叫随到,不仅缓解病痛还给我们做心理疏导,真正是我们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离开时,帅志林不停地叮嘱,一定要坚持,不要与其他人员接触。据帅志林介绍,每天入户检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虽然很累,但令人欣慰的是,所有返乡人员和村里群众都自觉居家隔离,并养成了戴口罩的良好习惯。
“我们这个岗位距离群众最近,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更有效地防控疫情。”说完,帅志林一行又整装待发,前往下一个居家隔离人员家中。
帅志林同志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给群众多送去一份安慰、多送去一份信心,他一次次地付出、一次次地坚持、一次次地奉献,无怨无悔。他冲峰在前,主动作为,坚守阵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共产党员勇当先锋模范的本色。
(李桦)